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又可以跳出来用作解释了。在“妈妈社会”,跟“妈妈大家姐”打交道是重要的。总之,大家都有同样的东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大家都“扮得”很有修养、很为大家着想、很为孩子的前途考虑? .于是也向消费出发——购买一些从来都不会玩的美国幼儿智育玩具、为了孩子的皮肤着想要孩子穿名牌、为了孩子安全着想一定要用某个美国牌子的婴儿车、为了孩子不被人小看自己都要穿名牌,用LV的纸尿片? .女人斗气之所以好看,是因为言者和听者,都会因为无聊的事而动心动气。
在一流酒店工作过七年的阳子太太,丈夫是美国人。阳子太太第一次送自己的孩子上校车的那天,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在送孩子上校车的时候,由于孩子长得像外国人,就会被其他的妈妈当成“异类”。阳子太太也感觉到空气不对,招呼还没有打完,就有一个像大家姐一样的女人上前,问:“你住哪层,哪个单位?丈夫是哪个国家的人?做什么的?年薪多少?”
阳子太太当下回不过神,就说:“是七楼尽头的单位。”尽头的单位,在日本叫“角部屋”,是一栋大厦日照最好的单位,大多也是租金最贵的单位。听说那个“大家姐”住在比阳子低一级的单位,第二天,所有的妈妈就当阳子不存在。这个在职场呼风唤雨的女强人,第一次受到这样低等的屈辱。
“老实说,我真的觉得她们很无聊,我也不会因为要成为她们的朋友而低头认错。我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阳子太太说,只要她继续变得上流,那些不礼貌就会自然而然地离开。究竟,这些层级意识是如何建构出来的?有个杂志的网站请来300位不同的太太,她们认为上、中、下三等的父母,有以下的“感觉”:
上流太太
★夫妇是一流大学毕业,丈夫在上市公司工作,东京都出身,而且有钱。
★从来没有在幼儿园门外跟那些要打工、帮补生计的太太们闲聊。
★在海外居住过两年或以上,孩子的中小学也是私立学校,车是B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