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重点中学》以江城市朗清中学为舞台,在近乎日常化的生活故事中,描写了老师、学生、家长等各色人等,反映了现行学校教育内含的种种隐情。与别的校园小说明显不同的是,活跃在朗清中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多是一些管理者、领导者,如杨之滨校长,尚革校长,以及在他们背后出谋划策的姜承军局长、洪标副书记。这样的一些人物设置与角色倾斜,在反映了作者的视野开阔的同时,还显现了作者何天白的一个良苦用心,那就是以领导层面在“教育改革”旗号下的我行我素和勾心斗角,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当下学校教育的病灶与问题所在。

朗清中学作为江城市的重点高中,是以高考上线率、名校录取率多次领先而享有盛誉的,甚至“一连九年稳居全省第一”。这种以应试教育为重心获取的丰硕成果,也给杨之滨校长带来了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政协委员等数不清的个人名利,也使他疲惫不堪,身心憔悴,以至于在学校的庆功晚宴上猝然死去。杨之滨的殉职,使得校长一职出缺,未料想年轻的局长助理尚革在姜局长的坚意支持下出任了校长,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年轻气盛的校长以所谓的“教改”,把学校搅扰得鸡犬不宁。他以“减负”为理由,强迫学生参加兴趣小组;以抓“素质”的旗号,大树特树论文获奖的学生,这种表面看来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改革,其实又完全脱离学校的实际,违拗广大师生的意愿。使得学校打破了宁静,失却了稳定,出现了老师怨声载道,学生愤而罢课的混乱局面。以储光为代表的学生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与陈逸华老师网上讨论此事时,学生呵呵就心明眼亮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素质教育的舞台是课堂,材料是课本”;面向全体学生,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

从在朗清中学的地位来看,祁世康、张振乾等老教师,黄翔、陈逸华等年轻教师,都没有什么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服从与屈从。而储光、罗亮、欧阳、张政等莘莘学子,就更像是大棋盘里的小兵卒,怎么行走,怎么定位,都是别人在调遣和主导,尤其是由黄翔、尚革、姜承军、洪标等人构成的学校领导与教育管理的一条线。他们要么在应试教育方面紧抓不舍,要么在素质教育上别出心裁,背后暗含的意图都是以学校的实绩作为自己的政绩,以换取自己在职场与官场上的更大与更多的利益,至于是否真有实效,是否切合师生心愿,那则另当别论,或者干脆弃之不顾。在这种强制领导、粗暴管理之下,老师如何无所适从,学生如何不得安宁,就势所必然,毫不足怪了。按说在学校这样的场所,学生应是真正的主人。但在朗清中学,因为管理者的越俎代庖,因为领导者的反仆为主,一切都混乱了,颠倒了。但只是朗清中学是如此,或朗清中学是特例吗?不尽然。事实上是朗清中学遍天下,只是我们不觉察罢了。

在作者何天白的笔下,学生是有心又无力,聪颖又被动;老师是敬业又无奈,敢怒不敢言;领导也是刚愎又盲动,主观又辛劳。所有的人物都在朗清中学这个大舞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尽心竭力,有声有色。一个学生作者,能有很好地把控较大场面的能力,能把各色人等体察得细致入微,还能通过故事的营构、人物的塑造,体现出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深入洞察与深切反思,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异,为之纫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