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革命第五(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康有为正在日本,他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惴惴恐栗",他说:"积四千年君主之俗,欲一旦废之,甚非策也。"他认为可以"旧朝旧君",或者孔子嫡裔来做"虚君",实行"虚君共和"。

武昌起义后,清廷岌岌自危。先是,内阁那桐辞职,举袁世凯自代,未获同意;至此重提起用袁氏,奕劻、徐世昌皆袒袁者,故有袁世凯武昌督师之命。有人诘问那桐:"此举岂非速清亡耶?"那桐回答说:"大势今已如此,不用袁指日可亡;如用袁,覆亡尚希稍迟,或可不亡。"

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南革命派在共进会首领焦达峰领导下积极准备起义。谭延闿附和革命,他从立宪派的立场出发,提出"文明革命"的主张,说:"文明革命与草寇异,当与巨家世族、军界官长同心努力而后可。"焦达峰却很快被立宪派人杀害。

孙文一生与钱财无缘。民国建立后,财政危机使革命党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部署繁重而艰巨的北伐任务,还是维持百废待兴的南京临时政府日常工作,样样都需要经费,虎踞龙盘的南京城却是"库藏如洗"。孙回国之前,南方革命阵营就传闻他带了巨额华侨捐款,指望能充作军饷大干一场,许多革命同志与各路将领都是把他当做财神爷而伫候于上海码头的。无论是在孙中山登岸之时,还是在他当选临时大总统之日,都有人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同一个问题:带了多少钱?当他如实回答:"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闻而失望者不乏其人。

辛亥之后,专制复辟势力对于革命的反扑及其数度得逞,使得许多身临其境者颇有辛亥革命已失败的遗憾和痛苦。孙中山说:"夫去一满州之痛苦,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

十月革命后,廖仲恺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源,"就是政治上的障碍"。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民主制度,并不那么完美,他对十月革命抱有极大希望,他说:"俄国革命以后,私有废除,生产分配之事,掌诸国家机关与人民合作社。空前之举,震慑全球,前途曙光,必能出人群于黑暗。"

林涛说,孙中山的一生最恰当地证明,一个人执著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是多么强有力改变国家的历史和人民的命运。

1922年,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胡适等16名学者,在5月14日的《努力周报》上刊发了《我们的政治主张》这篇名文,提出要建立"好政府"的政治改革目标。文章发表后,引发一场关于"渐进与革命"的论争,王振钧、郑振夏等人问:"是取革命手段呢?还是取改良手段呢?还是先破坏后建设呢?还是在恶基础上面建筑'好政府'呢?"胡适回答说:"我们可以用你们自己的话来做答案:'最好双方分工并进,殊途同归。'可改良的,不妨先从改良下手,一点一滴地改良它。太坏了不能改良的,或是恶势力偏不容纳这种一点一滴地改良的,那就有取革命手段的必要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