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素书(23)

《论语?学而》中写到,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经常花言巧语,作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儒家崇尚质扑,强调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反对花言巧语、文过饰非。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两处都提到了“讷”,都包含了语言朴实无华,微言慎行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也在多处谈到了人才与言语的关系,比如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有宗,事有君”、“美言可以市尊”等等。他认为,人的语言必须朴实,言之有物,花言巧语只能博得暂时的利益而损坏自己的德行。

为什么会通过人的言语来评价人呢?中医认为“舌为心苗”,由此引申出“言为心苗”,认为语言是心念的反映,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之人,有太多自私的目的隐藏在其中,心念不正,其言当然不可听。所以,修养身性要从日常的言语做起,从而防微杜渐,防止心灵的净土中生出败坏德行的邪念。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具有恭敬、节俭、谦虚、简约这四种品德的人,进可以成就大业,退可以完善品格,坚持操守,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思考问题细致周全,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深入长远的了解;因此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手足无措,而是处变不惊、随机应变。春秋时管仲的政治谋略虽然可以“九合诸侯”但缺乏经营天下的谋略;秦朝的商鞅虽然可以变法强国,但无法做到仁义;汉武帝时的桑弘羊虽然善于聚财,却无法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像这样虽有成就但仍有所局限的人,因为自身的修行不够,都不能算是真正深谋远虑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