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诚、付出、不索回报(76)

仅仅用君子和小人来区分肯定过于武断、不公平和不科学,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这样两个极端的人确是大有人在的。

在着名的《心灵鸡汤》中有一篇讲述两个重病人和一张床的故事,只因他们同住的小病房里,只有一扇可以看见外面世界的窗子。

那个床靠着窗子的人,在他治疗的某一时段,被允许坐在床上一小时,而另外一个人终日都得平躺在床上。

每当下午睡在窗旁的那个人在那个小时内坐起的时候,他都会描绘窗外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向外看可以看到公园里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人们玩球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也享受着每一分钟。他听见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他朋友的述说几乎使他感觉自己亲眼目睹外面发生的一切。

然而,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看外头的权利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觉得不是滋味,他越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一定得换才行!有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瞧,另一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尽管他感觉同伴的呼吸已经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被静静地抬走了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人开口问,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了他,帮他换位子,使他觉得很舒服。他们走了以后,他费力地用手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去……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这出人意料的结尾,真的很震撼人心。

何为“君子之心”和“小人之腑”应该一目了然。

反省自己,我们是否也曾有过,以为别人不知道(看不出来)而为自己的某个小聪明暗自窃喜?又有没有过,对那些自以为别人不知道(看不出来)并为他们自己的某个小聪明暗自窃喜的家伙产生强烈的鄙视?

其实,自己的人性修为高低真的无须别人来评判,每时每刻,在自己的内心,这份拷问都在进行着。

君子和小人,都是人,

活着时,一个被尊重,一个被唾弃,

死了后,一个上天堂,一个入地狱,

如此大的差别,却仅仅在一念之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