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赢得的实质(21)

但如果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物种,“占有或获得”只是说明你拥有了他们本身(这个“壳”)而已,此时,还不能说你同时就拥有了他们的意识,他们的意志还不一定随你的意志变化而转移,他们并不一定按你的意志去行事,你也并不一定能享受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效应。

要获得“好的效应”,只有通过你的感商发挥,赢得他们“心悦诚服”才是根本。

三国时期的徐庶和诸葛亮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有治国安邦之能,而这两位盖世奇才的经历和结局,却因使用者的“德行”不同而大相径庭。

刘备,为图霸业求贤若渴,他不惜降尊纡贵,三顾茅庐,虔诚之心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接受邀请出山辅佐,为报答这份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刘备忠心耿耿,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而曹操,掳获徐庶的母亲,并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并“占有”。徐庶孝顺,无奈归曹,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却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曹操空有高人却不能用。

看了上面故事里曹操和刘备的做法以及徐庶和诸葛亮的作用就全明白了。

对人来说,据为己有,仅仅是拥有了这个“人”而没有得到“心”。

人如此,那么动物、植物呢?

你对“宠物”好,它们就会摇着尾巴讨你的好;你若对它们不好,尽管是你养着它们,说不定它“忍无可忍”之时会让你领教它的“厉害”。

植物也一样,比如说花儿,你为它除虫、施肥、浇水、沐浴阳光,在你的精心呵护下,它就“心花怒放”,否则,它也会凋零枯黄。

要想真正得到,就从根本上去赢得而非想办法去占有。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就是通过自己崇高的品德让人“心悦诚服”。别人因为你的品德高尚,于是对你认可、接受、尊重直到心悦诚服,你便因“德高”而“望重”。

关于什么是“德”,在本书后面的相关章节中都有详细论述。“德”就是“真诚、付出、不索回报”的高尚品德,就是感商TQ的这三大特征在一个人身上的全面体现。

具备这三大特征的人就是感商TQ很高的人,他们一定会赢得大家的认可、尊重和心悦诚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