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现感商TQ(17)

如果这消息的主人公换了是别人,比如是上面提到的那位国企老总或哪位口碑不佳的影视明星,尽管他们非常有钱,也是用自己的钱来买车,遭到非议估计在所难免。可就是这么一条还未得到证实的“爆炸新闻”,仅仅因为出现在袁隆平先生身上,情况却截然不同。在人们广泛参与讨论的跟帖中,大家竟然众口一词,说袁老有再多的车、再好的车都不过分。甚至有网友强烈要求国家给袁老配奔驰和专人司机,他说老人家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大家更多的是祝他身体健康,祝愿他长寿。自始至终网友们没有一点愤恨之声,也没有丝毫反对的声音,大伙儿听到的,只有对袁老的关爱。

一般情况下,网络上如果出现类似“家有豪车六七辆,仍来买名车”等如此显眼、挑逗性的题目,一定会引发一场骂戏。可让那些专家失望的是,“中国人爱害红眼病,中国人爱仇富”的结果在这里并没有出现。并且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有的是钱,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以及持有的不少股票,可就是没有人眼红。

这结果和每次各种富豪榜公布之后,总有那么多的人对上榜的富豪们说三道四,以及前文提到的那位6000多万年薪的老总被“发难”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

后来澄清的事实是,袁院士家里其实只有一辆车,而且不过是一辆价值只有十几万的普通车。那次去看车展是想为老伴买一辆车,当时看中的是一部价格低于五万元人民币的国产小车。

我们平时能看到的袁隆平,都是在电视画面显示的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那位干瘦老人。尽管他已功成名就,有的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大把的金钱,完全可以悠然自得地去颐养天年,可他仍在为人们能“吃饱”而努力着,他总是那样的质朴、和善及敬业。

那袁隆平这次又是靠什么赢得了人们如此的关心、爱护和敬重的呢?

难道不是来自平时不断积累的点滴感动?

毫无疑问,袁隆平先生在此前的所作所为一直在感动着人们,并且,大家对他“这个人”早已心悦诚服了。

说真的,像李嘉诚、倪萍、袁隆平这样的人,谁能不去尊敬?谁又能不被感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