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现感商TQ(6)

智商IQ本身的科学性以及检测的结果对一个人未来的潜在影响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很多家长都和我谈起过他们的疑虑,幼儿园和小学老师经常会给孩子进行类似的测试,尽管校方一再声称,这不是在进行智商测量而只是在做智力开发练习作业。但家长们担心的是,谁知道这些“练习”的结果,不会在老师心中对孩子的“天资”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呢?而一旦这种印象形成,在将来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就一定会产生区别对待的现象。

成年人暂且另论,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万一测试的结果不理想,那么,哪个父母又愿意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被打上“天资愚笨”的烙印呢?!

人类智能的第二次革命——情商EQ

有质疑就会有不断的探索。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精神状态》一书中提出,人有“多元智慧”,从而对人类抛开先天的智力水平,进而去探求对自身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其他新因素研究扫清了障碍。1990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教授首创了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一词,直到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以后,情商EQ开始从美国风行、蔓延并迅速风靡全世界。

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高调评价“你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赫赫有名的《时代周刊》宣称:“如果你不懂情商EQ,从现在起,我们宣布:你落伍了!”

美国EQ协会在成立宣言中写道:让我们再进化一次,成为智慧的上帝!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EQ理论的出现,无疑为人们认识自我、驾驭自我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时间,情商高低与否成了人们能够获得成功的标尺。在美国,开始流行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