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扫净心尘,远离烦躁(18)

人生在世,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而独立存在。投入生活,就会受到诸多烦恼的干扰,它们常常让人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其实只要人们能从内心摆脱这些烦恼的束缚,将它们全部抛开,就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轻松。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心经》

【译文】:修行之人,依法修持,待到功德圆满,机缘成熟,心态稳定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丝毫虚妄杂念,也就没有对所谓的凡尘俗事、心魔障碍、生死困惑的牵挂了。只要心中没有牵挂,没有障碍,也就不会有对凡尘俗事的操心。远离虚幻梦想,达到大超脱的境界。

南怀瑾先生对此阐明:《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人们对“有”的错误认识及执著,其目的就是要人去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著,也就是要像《金刚经》所说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样去生活。

正是因为许多人对“有”的认识不足,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从而对于人生的一切都生起执著。比如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拥有地位,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拥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来;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脏了;谈恋爱,害怕失恋;拥有娇妻,害怕被别人拐去或跟谁跑了;黑夜走路,害怕别人暗算;在大众场合说话,害怕说错了丢面子。总之,对拥有的执著——执著地位、执著财富、执著事业、执著信仰、执著情感、执著家庭、执著生存的环境、执著拥有的知识、执著人际关系、执著自身的见解、执著技能所长,使得人们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由于执著的关系,使人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结果恰是这种执著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