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无痛人流
——由洛可可的《寄生》观望城市非土著白领
“山沟里飞出金凤凰”,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活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中,通过苛刻学习,考上大学,走出自己贫瘠的家乡的情景,在各种小说中有不同的版本,但是这句话却被引用的极为统一。
凤凰是要翱翔在祥云里的,摆脱了鸡窝的烘臭。但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出生的人,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前“一个村唯一的大学生”的说法就不复存在。1997年以后,国家也取消了分配政策。从乡镇、中小城市走出的大学生,基本上就留在读书的城市,或者涌进更大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
我们把这些来自外来又非等于务工人员的群体叫做非土著白领。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快融入城市化生活,非常的能力,还有的能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是中层高层人群的辛勤耕耘者。
这个人群几乎成为一线城市建设的主体。但是好像很少有人关注这个群体的生活。
《蜗居》之所以能火,应该就是和它描述“房奴”生活的内容相关。继而《寄生》把高度推向了另一个层次。涉及到非土著白领们的未来去留选择。
的确,一线城市的“文化”吸引着大批年轻人,但是幸福感和归属感是人们面对压力的一种最终释放。大批高层次人群涌入大城市,那么竞争的激烈性可想而知,势必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一部分人要选择另外的发展。
我戏称这群人的离开为城市化过程中的无痛人流。但是和真实的手术过程不同。城市化人口大于农村人口,表面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但无形中就业压力的集中会变成一种社会问题,分散大城市的人才,广泛融入到各个城市,提升中小城市的人才构成质量,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未必不是好事!
2010年6月出版的《寄生》,作者洛可可,是典型的70到80后的奋斗人群中的一员,非土著白领再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还有生活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很多人都“人流”成功,去二线城市找寻自己的发展空间。二线城市的生活质量、发展进度、与国际化接轨的程度,其实比一线城市的空间广阔很多。
这个“无痛人流”我们都可以综合考虑一下,非土著白领们也不一定非得把自己的五年计划安排成在北上广的某个角落的鸽子笼交个首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