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为什么裸鼹鼠不怕痛(2)

几年前,这个现象引起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汤姆斯?帕克(Thomas J. Park)等人的兴趣。他们想:既然裸鼹鼠的触觉如此敏感,它们的皮肤中会不会含有什么特殊成分?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在裸鼹鼠的皮肤中没有发现多了什么成分,反而发现少了一种基本的化学物质——P物质。

P物质是什么物质呢?它也是意外发现的产物。1931年,英国生理学家戴尔(Henry Dale,1875~1968)在研究神经递质的作用(他因此在1936年获得诺贝尔奖)。当时已知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戴尔让其研究生冯?欧拉(Ulf von Euler,1905~1983)做一个实验,证明小肠释放的乙酰胆碱能刺激小肠的收缩。冯?欧拉发现,从兔子的小肠提取出来的溶液的确能引起小肠收缩。为了证明收缩是由乙酰胆碱引起的,冯?欧拉又加入药物阿托品。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如果收缩是乙酰胆碱引起的,就会被阿托品抑制住。然而小肠还在收缩,这就说明在小肠提取液中另外还有一种能刺激小肠收缩的物质。冯?欧拉和实验室的另一名研究人员随后发现,这种活性物质在脑组织里最多。他们把它从编号“P”的制剂中提取了出来,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就把它叫做P物质。这个临时乱叫的名称后来就沿用了下来。

P物质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有多项功能,最主要的一项功能是把疼痛信号从周围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从而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痛觉。既然裸鼹鼠体内没有P物质,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们对疼痛没感觉了呢?如果我们用手去触摸一个温度在45摄氏度以上的炽热灯泡,就会感到烧痛而立即缩手。在手上涂一些辣椒素再去摸热灯泡的话,反应会更厉害。但是裸鼹鼠的脚掌对热灯泡无动于衷,涂上辣椒素也不起作用。

为了证明裸鼹鼠对疼痛的麻木是由于缺乏P物质导致的,帕克等人往裸鼹鼠的脚掌中注射进疱疹病毒。这些疱疹病毒经过了改造,加了能制造P物质的基因。疱疹病毒沿着脚掌里的神经末梢迁移,几天后跑到了脊髓附近的神经细胞中,躲在那里制造P物质。不出所料,这些接受了“基因疗法”的裸鼹鼠有了正常的痛觉,它们的脚掌一碰到热灯泡,立即就缩了回去。

痛觉虽然很讨厌,对动物的生存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如果我们对热产生的痛失去了知觉,碰到炽热的物体不知道缩手,皮肤就会被烫伤。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裸鼹鼠丧失了P物质,变得不怕痛了呢?

不怕痛有时也有好处,比如,在战斗中受伤不觉得痛的话,就不会退缩。裸鼹鼠在面对天敌入侵时的确非常勇敢,甚至为了保护集体而不惜牺牲自己,是否这就与它们不怕痛有关?不过,这种情形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裸鼹鼠值得为此而牺牲痛觉的种种益处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