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博士同居的滋味(3)

两人唯一相同的兴趣是都喜欢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且不论次数地阅读,关于母狗需要结扎否则总围着男主人转的知识还是从这篇小说中获得的。起先是尹川看,博士借阅。看完了,博士叹一声“好”!自己就去买了一本。两人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始终无法统一,关键问题在于他们对什么是“生命之轻”有不同理解。博士说生命之轻就是生命之狂欢,这是沿用原著的理解;尹川说生命之轻,就是生命之不甘心,谁也承受不了生命就那么没有价值,需要自我实现,哪怕是轰轰烈烈爱一次。而且尹川还有现实案例来支持这个论点:在自己还没有干上保险理赔员前,曾经做过程序员,有一天坐在一群二十岁左右天真烂漫的北京女孩中间,她们都是机房的录入员,其中一个女孩突然泪流满面,对唯一一位离开家来北京发展的男孩尹川说:“真没意思,这一辈子我还没有出过远门。”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尹川当时深受感染。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尹川能理解这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的表现。那时候尹川特喜欢这种没着没落的感动,但是他并不知道那个女孩对他发出了爱的信号,要知道当时整个机房里只有他一个男性公民,其他全是女生。

博士说尹川的这种对生命的理解跟他的工作相关,而跟原著没有任何关系。尹川说有,女主角特瑞莎就时时感觉自己太没有价值,在母亲那里没有,在丈夫那里没有,在社会那里没有,唯有在那条狗面前拥有价值,所以她离不开那条狗。博士说男主角托马斯就是在用生命的狂欢抵抗政治的重压,国家的重压和男人本性的重压。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说,就这个问题辩论过无数次,这也是两人无数次阅读它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尹川发现在科学面前,自己简直没法跟博士过招,但是在诸于文学、心理学之类的“软性”学科面前,尹川却能够和博士不分高下。博士喜欢将“社会科学”说成“软性科学”,尹川想这里面多少有重理轻文、公然歧视自己的成分,不过既然是辩论,对方辩友完全可以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以挫伤自己的心理防线。

关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争论两人将一直进行下去,只到哪一天两人分居为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