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3个月(5)

6.手足运动

朵朵一天天长大,陈蓉每天都在收获一点点的喜悦,她感觉伴随女儿成长的过程让自己走向真正的成熟和完美。看了看睡的很甜美的朵朵,她在自己的日记本写下:“朵朵,妈妈今天和你玩得可开心了,你的表现真棒!你的小手今天抓住了拨浪鼓的小柄,而且还摇了几下,好灵活!最近几天,你还喜欢上了蹬小毛蹄,你的小脚已经很有力度了,你有没有听到咚咚的声音,你感觉到疼吗?妈妈可是给你加油了 ”

刚满月的宝宝,一些手足运动仍然主要是本能的生理反射,如抓握反射、游泳反射(到水中后会很自如的活动手脚)等,基本上没有规律。等到长到2~3个月的时候,一些先天的反射开始逐渐消失,宝宝的手脚活动能力越来越强了。

小手越来越灵活

一个月内的宝宝,还不能拿主动握玩具玩,我们看到的宝宝能把玩具抓的很紧是由于他具有握持反应,这是一种本能反应。2~3个月后,宝宝却能抓住玩具在手里握较长的时间,还有点舍不得放手;有时还能无意中抓住身边的衣服玩;在吃奶的时候初步能用手扶住奶瓶;还经常把手指或拳头放在嘴里吸吮,并且当做是一种快乐舒适的享受。

腿脚更有力气了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脚和腿的力气也增强了。在情绪愉悦时,腿能做较大幅度的舞动,还会经常把腿高高举起而后又放下,随之而来的还有“咚咚咚”的声音;我们可以看到他可以把自己的小被子几脚就踢到脚下,并会乐此不疲地不断进行如此的情景再现;在洗澡时,喜欢乱踢腿脚打水,看到水花四溅,他会很开心;若将小孩抱起来并站立在大人的腿上,他会跃跃欲试地想跳,这个时候他往往特别兴奋,嘴里有时会发出别人听不明白的声音,以表达他难以掩饰的高兴。

让宝宝在快乐中运动

1~3个月的宝宝生长发育很迅速,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也很快,所以这一阶段对孩子运动能力培养不容忽视,在游戏中有目的训练对宝宝的智力发展也很有促进作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爸爸妈妈们快点行动吧!

0至3岁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快乐体验为原则,用运动的游戏方式开展。

于博士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的平衡性、协调性不好,他的自觉运动的能力自然就会很弱,也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到后来会常常出现为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没有持续性等诸多影响学习的问题。因此,利用孩子天生的神经反射以及之后出现的自主手足运动对宝宝进行运动能力的培训很有必要。

7.孩子最初的语言

“朵朵,笑一下,看看爸爸,哦、哦、哦!笑了,笑了,真亲!”、“给爸蹬蹬小脚丫子!” 方建业在女儿的小床边戏逗着小家伙,听到女儿咿咿呀呀的回应着他,看到宝宝手舞足蹈的那样高兴,心里跟喝了蜜似的,戏逗的声音变得很温柔很温柔。陈蓉看到这动人的情景,不失时机的夸奖到:“方建业,最近表现不错嘛!我们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你功不可没!”

我们知道,大多数宝宝要到1岁左右才会说话。那么,是不是在宝宝1岁之前对他说话的事就可置之不理呢?当然不是。其实,宝宝学习说话是从零岁开始的,我们必须细心的解读他最初的语言。

你知道吗?

宝宝能说话只是说明了语言发育到了最后的表达阶段,在这之前为了会说话,宝宝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准备,也就是说,儿童在自己学会说话之前,是先学会发音和理解语言,这一特定时期叫“语言的准备期”或者“语言的发生期。”

哭声是最初的语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