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急病撞着慢郎中(2)

孔子的苦口婆心,只能是对牛弹琴

□ 什么叫“克己复礼”?

■ 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克制自己,回归周礼”,另一种是“亲自实践,履行周礼”,总之是要回到西周或东周吧!

□ 回得去吗?

■ 孔子认为回得去。前面说过,礼坏乐崩,就是“政治链条”断了。对症下药的办法,则是把链条重新接起来。这就要搞清楚那些“链条”本来是怎么连接、靠什么连接的。

□ 靠什么连接呢?

■ 血缘关系,宗法制度。简单地说,就是设定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包括诸侯与诸侯,大夫与大夫,在名义上或实际上都有血缘关系或亲戚关系。比方说,是兄弟、子侄、舅甥、翁婿等等。西周封建的时候,以及春秋战国之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 那又怎么样?

■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是同族,所有人都是家人。所谓“君主”,便同时也是家长或族长。天子是民族的族长,诸侯是国族的族长,大夫是家族的族长。这些“族长”,都是世袭的,原则上只能由嫡长子(正妻的第一个儿子)接班。次子(正妻的其他儿子)和庶子(妾的儿子),就做下一级的贵族。比方说,天子的次子和庶子做诸侯,诸侯的次子和庶子做大夫,大夫的次子和庶子做士。所谓“封建”,就是按照这个序列来进行的。

□ 封建制与宗法制相统一?

■ 还要加上礼乐制。在西周实行的制度中,封建、宗法、礼乐是三位一体的,合起来叫“家天下制”,也叫“邦国制”。其中,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会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封建制管国家形态,宗法制管社会结构,礼乐制管文化心理。天下、国、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就靠这三根链条来维系。

□ 后来断了?

■ 断了两根,封建制和礼乐制不管用了。

□ 为什么会断呢?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语)时间长了,血里面的水就多了。何况还有利害冲突。利之所在,血缘、亲缘、姻缘,就不怎么起作用。所以儒家一再说,要讲仁义,不要讲功利。但没有人听。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有实力的都想捞一把,没实力的则不相信仁义礼乐能够保证他们幸免于难。

□ 那孔子为什么还抱有一线希望?

■ 因为宗法制没有被摧毁。在天子的“王族”,诸侯的“公族”,大夫的“氏族”内部,宗法制还是起作用的。其实直到秦汉以后,宗法制也还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制度。这也是儒家学说后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 那么,孔子怎样用这根稻草来“救市”?

■ 孔子为宗法制,也为礼乐制和封建制,找到了一个心理依据,这就是“亲亲之爱”。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爱自己亲人的。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天经地义。如果连这点爱都没有,那就不是人。

□ 是人又怎么样?

■ 是人,就一要孝,二要悌。孝,就是敬爱父母,这是纵向的爱。悌,就是友爱兄弟,这是横向的爱。这一纵一横加起来,就叫“仁爱”。

□ 这跟“资产重组”有什么关系?

■ 当然有关系。总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子公司,是“父子关系”呀!如果讲“孝”,子公司就不能大过分公司,分公司就不能强于总公司。你想,哪有儿子盖过老子的?至于分公司与分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则是“兄弟关系”。如果讲“悌”,它们还能互相兼并吗?显然,讲孝悌仁爱,就不会“骨肉相残”,也不会“资产重组”。

□ 可是,他们已经“重组”了,又怎么办?

■ 正名。孔子讲,如果让他执政,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叫“必也正名乎”。

□ 怎样正名?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或者说,总公司要像总公司,分公司要像分公司,子公司要像子公司,不能乱套,更不能胡来。天下大乱,就因为大家都不守名分,不讲规矩。相反,如果所有的人都严格遵守“君臣父子”的规范,天下就有救了。

□ 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

■ 实际上也有人表示赞同。比如齐景公就对孔子说,先生讲得真好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粮食,寡人能吃到嘴里吗?

□ 那他们为什么不实行?

■ 因为都有小九九。在他们看来,“君臣父子”那一套,最好是臣下都要讲,自己不必讲。或者说,自己是君就讲,自己是臣就不讲。比如大夫在子公司里得像个老板,到了分公司却不必把国君当老板。诸侯也一样。自己在分公司里得像个老板,却不必把总公司放在眼里。还有,自己的公司,别人不能兼并。别人的公司,最好统统吃过来。这是他们的如意算盘。结果呢?还是君不君、臣不臣。

□ 所以孔子的苦口婆心,就只能是对牛弹琴?

■ 是的。更何况,当时的天下已经乱作一团,亟须“救市”,孔子却还在慢条斯理地讲什么“正名”,讲什么“仁爱”,这不是急病撞着慢郎中吗?

□ 这就是孔子失败的原因?

■ 原因之一吧!根本的原因,还因为“资产重组”已是大势所趋,没人挡得住。

□ 所以墨子他们要批判孔子?

■ 不!墨子的批判,却是另有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