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六、武力霸占中国东北,炮制满洲国(5)

而就在"满洲国"宣布建立半年之后,国民政府抱有厚望的国联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调查报告才刚刚出台。该报告宣布中国对东北地区拥有主权,而日本的一意孤行决定抛开国际社会而"走自己的路",以表达对国际权威的蔑视。

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初的日本已经成为在华的最大外国势力,英美对其纵容的背后,是不敢对日本发起挑战。列强不仅默认了"满洲国",甚至还对那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投资的兴趣。直到大约10年之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社会为他们对日本的"宽容"付出了代价。

但现在离世界大战还很遥远,这个时候承受日本重压的只有中国。

日本以"满洲国"为根据地,在1937年之前,将势力渗透到了华北地区。在1935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已经搞定了"满洲国"的日本开始致力于"华北自治"。这里的华北包括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

直到这个时候,国民政府中以汪精卫为首的一派仍然希望与日本"共荣"。他们认为,苏联和共产主义才是中国的真正威胁,要根除这些威胁必须首先与日本维持和平。基于这种主导思想,这一阶段国民政府通过与日本签署《何梅协定》、《塘沽协定》等条约,默认了日本华北的蚕食。

尽管国民政府此举处于"理性",将肃清共产主义为第一要务,但事实上由于将自己陷于漠视民族大义的不利地位,必然地激发了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最终的事实表明,在日本虎视眈眈和对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停的蚕食之下,国民政府所谓解除共产主义这一"心腹之患"的策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国民政府对于日本的退让不仅换不来和平,反而使反对力量找到了打倒自己的充分理由和足够多的民意。

事实上,在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由于及时抓住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积极提出抗日的口号,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扩大了影响。

当东北抗日义勇军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发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呼声时,国民政府"一心消除内患"却消极对抗日本的策略的效果已经注定了它的失败。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1937年全面侵华以前,日本在中国的力量已经改变了中国的格局。中国的统一之路就此中断,民族矛盾的激化暂时掩盖了政党矛盾。国民政府不得不下决心将枪口对准日本,此前企图忍辱换来对日和平的一切努力宣告全部失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