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了一起南满铁路爆炸--柳条湖段事件。爆炸后不久,日军捏造称,"奉天北方北大营西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部队"。
当夜,日军进攻北大营。由于中国军队奉命"不抵抗",次日早晨,日军完全占领北大营,并分兵三路进兵沈阳。侵略军在沈阳疯狂抢掠和屠杀,仅官方财产就抢走17亿元。东北军的262架飞机和3000多门大炮也拱手让给日本。在不抵抗命令之下,日军在9月19日占领安东、营口、长春和凤凰城等多个城市。
"九·一八事变"掀开日本侵略中国的新。
面对日本的猖狂进攻,中国军队为何不抵抗?此时已经完成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已经完成了角色转变,集中30万之众的兵力正在投入另一场战争,"剿共"。
日本侵略中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预谋已久,一个是瞅准中国内乱之机。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刚刚完成名义上统一的中华民国"后院起火"--蒋介石在北伐过程中极力绞杀的共产党,不仅没有被肃清,反而在与国民党决裂之后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一场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之争,已经到了需要用大规模战争来解决的地步。
总结而言,1931年的中国发生的三件大事,对后来的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萧条波及中国,农产品和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农民、地主、资本家和政府利益统统受损,整个经济形势直到1936年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又为日本的全面侵略所中断;
二是"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满洲建立傀儡政权,为后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三是与国民党分道扬镳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年初在江西建立苏维埃政府。中国出现"国中之国",尽管共产党力量弱小,但是通过采用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最终胜利夺取全国政权。
1931年的这三大问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需要同时面对。而此时的共产党和日本侵略者分别只有一个主要目标,前者是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者是扩张在中国的地盘。
已经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出人头地"的蒋介石正在面对他一生的致命难题,这也就是历来的统治者常常面对的问题,当"内忧外患"同时降临的时候,主政必须作出抉择。
"攘外必先安内",史有先例。面对不妙棋局的蒋介石并没有更好的招数,一门心思将肃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首要目标。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张学良旗下东北军的"不抵抗"。
评价蒋介石的这一抉择是对是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以肯定的是,"九·一八事变"及蒋介石对日本的一贯退让,促使中国的局面走向了三大势力鼎立的局面。此后20年中国的走向,由此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