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第三次崛起:早衰的晋帝国(2)

好在苻生并没有统治多久就被苻坚发动的政变杀死了,前秦的命运也由此改变。再来说说改变前秦命运的另一个人,那就是王猛。

如果淝水一战前秦取胜,王猛一定会成为魏征一样的人,苻坚常将自己和王猛比喻为刘备和诸葛亮。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来了一次陇中对;王猛的为求出山,也特意与东晋统帅桓温来了一次捉虱论天下。354年,东晋北伐攻占关中,驻军灞上,此时仍是一介布衣的王猛抓住时机,前往军营求见桓温,他一边捉虱子一边与桓温谈论天下大事,桓温问他:"我统领十万部队讨伐逆贼,这可以说是为民除害,可是到了关中怎么就没有什么能臣良将前来投靠呢?"王猛说:"你千里远征,已经深入他国,距离长安咫尺之遥,但却没渡过灞水,谁知道你究竟是什么意思?"王猛一语道破天机:你桓温的确是一代统帅,但你却没有当年刘邦进咸阳的勇气,也就是说,你到底只是一个能征惯战的项羽还是图谋天下的刘邦,谁也不知道,所以没有人来。王猛这次来与桓温论天下,实际上就是来考察一下桓温是不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结果让王猛很失望。桓温也有点失落,他知道他还没有能力成为刘邦第二,所以,当王猛看透了他的心思之后,他说了一句:"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当桓温邀请王猛随同他一起南下的时候,王猛谢绝了。

当桓温与王猛论天下的事传到苻坚耳朵里后,他立即意识到王猛这人应该是个旷世奇才,于是立即派吕婆楼前往邀请王猛。当二人相见的时候,自然又重演了一次陇中对,苻坚看中了王猛的政治才能,王猛也相中了苻坚的帝王之心。357年,当苻坚成为前秦之君后,立即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

王猛实际上是一个法家人物,他施政的思想是以法家思想为根本,但与商鞅、诸葛亮制定缜密的法律体系略有不同,他一方面大力重建前秦的法律体系,一方面善于抓住时机行动,也就是说,他更善于灵活运用法家思想中的势与术。上任伊始,他首先就挑了一个皇亲国戚开刀,当时,苻坚的妻弟强德仗势欺人,欺男霸女,这本来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王猛立即命人将强德抓了,然后就杀了,再陈尸于市--商鞅当年在闹市赏金立杆,为秦国立信,此时,王猛杀强德,为实施法政立威。王猛杀了强德后,又接二连三地杀了二三十个豪强权贵,这下素来不讲什么法制的蛮族贵族们知道害怕了,这一举重现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当时的秦国也是一个没有中原法礼蛮族之国,在商鞅之后便成了一个彻底的法治国家。苻坚随后接连提升王猛,扩大他的权力,让他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改革。

王猛的改革说起来有点老生常谈,和他的前辈管仲、商鞅、诸葛亮没什么大差别,只不过国情略有差异而已,基本的改革思想和改革措施、改革手段都一样,就是从吏、农、商、军、民等几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调整,让政府官僚队伍更清廉,维护社会公平;压制贵族,让他们少惹事,减少阶层矛盾;兴修水利,保证农业,维持基础经济;鼓励商贸,加快商品流通;整治军队,加强训练,培养军事将领;另外,还有一条,就是严刑峻法尽力消除民族矛盾,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苻氏家族出身氐族,而氐族是一个小族群,人口很少,不要说与汉族相比如同一把沙土,就是与鲜卑、羌、羯这些民族也无法相比,因此,王猛非常注重民族关系,这事关国之存亡。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所以千古以来能称得上伟大政治家的人就那么几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