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第二次崛起:大一统的开始(2)

这就是教育观念的差别,人性就这毛病,懒惰、享受是天性,你越惯着他,他就越往这方面发展;你越给他压力,他就越有能力,胡亥的及时享乐主义玩完了一个帝国都轻松,何况有几个臭钱的小家。

沙丘之变,赵高就立即为亡秦埋下了种子,串通李斯,改了秦始皇遗嘱,立胡亥为帝,看似能成为贤君的扶苏就被他和李斯一脚踢开。接下来赵高干的三件事就是把秦帝国最主要的三根支柱给砍了:一个就是杀了在军队中拥有极大威望的蒙恬,另一个就是腰斩了丞相李斯,再有就是把秦始皇的儿孙们差不多杀了个精光,只剩下胡亥和看似软弱无能的子婴。

秦始皇死在沙丘后,赵高立即和李斯达成协议,共同对付军队派的扶苏和蒙恬,以秦始皇的名义发布命令,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很乖,干干脆脆地自杀了。蒙恬被抓,囚在代地,他的兄弟蒙毅也被抓,关在阳周。秦始皇灵柩运回咸阳,胡亥登基后,赵高立即就派人前往代地和阳周,以"先帝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为由杀了蒙恬、蒙毅兄弟。

除掉了军队派的蒙氏兄弟,下一个目标就是政府派的丞相李斯了。李斯不是一般人,但精于算计的赵高可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不跟李斯正面对抗,而是用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办法,他对李斯说,现在关东反叛,盗贼横行,但皇上只知道玩,只知道修宫殿,我劝不住,只好请丞相出面了。李斯位高权重,朝中大臣,这也算是他分内的事,于是,他前去见胡亥,三番五次去等于是在给胡亥的三把火泼冷水。赵高这时对胡亥说,李斯自持是沙丘之谋的策划人之一,现在是觉得获益太少了,还听说他和陈涉还有密信来往。胡亥立即下令调查李斯,最后李斯父子被腰斩于市。

在杀蒙氏兄弟和李斯之间,胡亥还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大规模捕杀秦始皇的兄弟姊妹,给胡亥的理由很简单,他的位置来得不正,他的兄弟姐妹们必然不满,早晚会谋反,所以,这些人都要杀。结果,赵高在咸阳一次杀了胡亥的12个兄弟,在杜邮碾死了胡亥的6个兄弟和10个姐妹。另外,还有一批大将,此时,秦始皇的儿孙们差不多都被杀光了。

而胡亥干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章邯逼反。

当胡亥最后知道陈胜的大将周文已经打到距离咸阳只有30公里的戏水时,还算明智,总算这次没把人扔进监狱,而是来了一次奴隶大解放,把在骊山做苦工的数十万人改编成军队,交给章邯统帅,结果周文败退。章邯一路追到巨鹿,许多造反者来支援,但却来而不打--秦军的威望还在,所以没有谁敢和章邯作战,最后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项羽一阵狂冲,解了巨鹿之围。但也就是解了围,章邯没受多少损失,然而他却投降了,因为赵高正在计划除掉章邯,所以他一气之下投降了,否则,无论项羽多勇猛,刘邦多狡猾也根本推翻不了秦帝国,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

有了胡亥这个皇帝,有了赵高这个权臣,什么样的帝国能抗得住?

汉武帝玩出了官本位

刘邦、萧何那批人死得差不多后,曹参对刘盈说,你不如你老爸刘邦,我不如萧何,所以他们定下的规矩我们就别动了。窦太后主政后,这个信奉黄老哲学的女人告诉儿子刘启等人都要读《老子》、《庄子》,所以文帝、景帝期间皇上基本不做什么事,任由经济自由发展,结果形成了"文景盛世"。但当武帝继位后,这个强势皇帝要干他想干的事,要打击匈奴,发动战争,结果汉帝国的经济转上了战时经济,为了筹钱,官方介入市场,盐铁成了国家专营,从此形成了国家垄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