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中的徽商(1)

 

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著出版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此即“三言”。稍后的天启、崇祯年间,凌濛初也出版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也就是“两拍”。“三言两拍”代表了明代短篇小说的成就,这些小说的来源不一,有的是收录改编旧传话本,有的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晚明时期,随着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小说中反映市井人物尤其是商人生活的作品愈来愈多。在三言两拍中,有不少就是对徽商和徽州风俗的描写。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中就提及徽州从商风气之盛:

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徽人因是专重那做商的,所以凡是商人归来,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妾家属,只看你所得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

              

这些都反映了徽州商业的发达以及“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社会心理。《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这个故事来源于明代嘉靖年间蔡羽所著的《辽阳海神传》,主要内容是写徽州人程宰,于正德初年前往辽阳经商,因经营失败,亏折了数千两银子,流落关外,穷困潦倒。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位明眸皓齿、冠帔盛饰的女子不期而至,两人春风一度,缠绵悱恻,从此以后,程宰不仅是神思清爽,肌肉润泽,而且在商业上也时来运转。这位女子当然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位海神,她成了程宰的保护神。女神指点程宰“人弃我堪取,奇赢自可居”,根据市场上的商业信息囤积居奇。程宰依此锦囊妙计,先是囤积黄柏、大黄两味药材,接着囤积彩缎,再接着囤积粗布,每次都能赚到大钱,四五年间,资本由十来两本银积攒到“五七万两”。这个故事显然反映了徽商发财致富的人生梦想,显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类似于此的故事,在明清时代的小说中还有不少。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短篇小说集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将徽州最为重要的地方神越国公汪华(汪公大帝)塑造成了一位徽州朝奉,也就是从事典当业的徽商。《豆棚闲话》第三则《朝奉郎挥金倡霸》说:

(隋末唐初的汪华)小字兴哥,祖居新安郡——如今叫做徽州府——绩溪县乐义乡居住。彼处富家甚多,先朝有几个财主,助饷十万,朝廷封他为朝奉郎,故此相敬,俱称朝奉。却说汪华未生时节,父亲汪彦是个世代老实百姓,十五六岁跟了伙计学习江湖贩卖生意。徽州风俗,原世朴实,往往来来只是布衣草履,徒步肩挑,真个是一文不舍,一文不用。做到十余年,刻苦艰辛,也就积攒了数千两本钱。到了五旬前,把家赀打总盘算,不觉有了二十余万,大小伙计就有百十余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