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股肱之臣(2)

 

嬴政听完之后,又问王翦。王翦咬着牙,冷冰冰地抛出一句话,攻打楚国,没有六十万大军绝对不行。王翦的意思是若要攻打楚国,必须倾全国之力。

听了王翦的话,嬴政说,王将军老喽,变得如此胆怯呀!还是李将军少年果敢,壮勇刚毅,他说得对。于是派李信与蒙武带兵二十万攻打楚国。

王翦见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借口有病,回家乡养老去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李信和蒙武分兵击楚,一开始大败楚军,攻势非常顺利。于是,他带领部队继续向东进发,想与蒙武在城父(今安徽亳州)会师,再联手攻打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然而,让李信意想不到的是,楚军起初并没有全力抵抗,当李信东进与蒙武会合之时,楚军却悄悄地尾随跟踪,突然发起进攻。而且,楚军连续作战,三天三夜昼夜不停,边追边打。结果,李信率领的秦军大败,两个军营被攻破,七个都尉被杀死。秦军落荒而逃。

李信战败的消息传到嬴政那里,嬴政极为震惊,他立即乘快车奔赴频阳,一见王翦便道歉说,我没采纳您的建议,李信果然让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正向西逼进,将军您虽然染病,难道忍心丢下我不管吗?王翦推辞说,老臣有病,昏聩无能,大王还是另择良将吧。嬴政再次表示歉意道,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回答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非六十万大军不可。嬴政满口答应,只要将军领兵,一切听从将军安排。

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兵发楚国。秦王嬴政亲自到灞上送行。临行之时,王翦请求嬴政多赐给他良田、豪宅、园林。嬴政说,将军尽管上路,何必担心家里日子过不好呢?王翦答道,我为大王带兵,从来不想裂土封侯。只想趁着大王器重我的时候,多给子孙后代置些家业。秦王嬴政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行至函谷关,王翦又前后五次派使者回朝请求多赐良田。有人问道,将军索要家业是不是要得太过分了?是不是太贪婪了?王翦说,这个你就不懂了,秦王是个多疑的人,现在我把秦国全部的军队都握在手中了,要是我不以给子孙多挣产业为由多提要求,秦王会对我不放心的。

可见,王翦不仅拥有带兵打仗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也具备精明冷静的政治头脑。贪财的人是不会有其他政治野心的,所以王翦就以贪婪为掩护,表面上看是为了大大地捞取一把,实则是让嬴政对他放心。一个军事将领,有这种头脑,确实不简单。

楚军刚刚打败李信大军,气势如虹。这时,王翦则坚守壁垒,让士兵吃好玩好,不主动出击,以此挫挫楚军锐气。等楚军锐气全失、僵持无功转移部队之时,养精蓄锐的秦军倾巢而出,结果楚军大败。王翦用了三年时间,最终完全平定荆楚。在秦国兼并六国道路上,第二个难于应对的对手楚国就这样被王翦吞掉了。

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也平定了燕国。

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又派王贲进攻齐国,俘获了齐王田建,灭掉了齐国。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王翦父子二人各自灭了六国中的两个——王翦率领秦军消灭了赵国、楚国这两个最强硬的对手,王贲则灭掉了魏、齐。至于燕国,王翦是大败燕军的主力,王贲则扫平了燕军残部。换句话说,燕国是王翦、王贲父子共同灭掉的。这样算来,这父子俩一共灭掉了六国中的五国。

王翦因其显赫的战功,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是幸运的,他深得嬴政信任,完成了歼灭六国的历史使命。嬴政凭借着王翦、王贲父子的骁勇善战,才最终完成了兼并六国的历史大业。

王翦确实有不凡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之所以能成为名将,主要是因为嬴政慧眼识英才。倘若他生活在赵国的亡国之君赵迁那里,恐怕就不会这么幸运,也可能会像李牧一样被秘密处决。

所以,人才的作用要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得有一个条件:他必须得到他的上级大胆授权与坚定支持。

嬴政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比如说消灭六国的顺序,军事、外交两手并用的大政方针。嬴政所犯的唯一错误是,灭楚之时轻信了李信之言,派李信带二十万军队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然而,嬴政在得到李信战败的消息后,立即驱车登门,向王翦坦然认错,力劝王翦出山,并满足了王翦的所有要求。于公,嬴政同意派出六十万秦军,由王翦一人指挥。于私,王翦数次要地、要房产,嬴政统统予以满足,这在秦国历史上和战国历史上都是破天荒的。对于犯了重大错误的李信,嬴政也未诛杀,而是宽大处理,允许他改正错误。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