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计 声东击西:让不仁供应商醒悟从善(2)

“估计,这家供应商也是基于此,才有恃无恐地提出涨价要求,有点店大欺客的味道。”

想到这,黄铁倒吸了口气,有点头痛了:

“这次涨价,供应商是毫无道理的,不过现在和他们讲道理,应该是一点用也没有。”

“一来,他们有备而来,各种说辞和方案,一定准备充分,一谈就会陷入他们的局中,谈得最好,也就是让点步,少涨个1~2点而已。”

“二来,这次涨价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观念:在商言利,无商不奸。他们还不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真谛:其实不管君子还是商人,得了不义之财,就是得了祸,失了福。如果供应商不改变这个观念,怎么说,也是无法打动他们的……”

“那如何打动呢?”

黄铁突然想到了“互惠法则”这个关键心理:

“不管供应商如何做,如果我以德报怨,基于‘互惠法则’,他们应该是受到感化,回报“德”。当然,也有可能德将怨报。如果是这样的结局,那就是我没把这件事设计(Plan)好。如何设计呢?”

一连几天,黄铁都眉头紧锁,苦苦思索。

黄铁调来了和这家供应商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查阅,希望能从中找出思路来,突然一条刚收到的信息吸引住了他:据东南亚市场部反映,有一批通过海运刚发到东南亚的电器开关,运到后检查,发现有很多的金属零配件竟然已发生了生锈现象,而这批零配件就来源于这家供应商。

黄铁马上跑去质量部门了解情况,质量部门的人员分析说:“生锈的外部客观原因,应该是海运船舱湿度大,运输时间又长,相对容易生锈。但如果供应商真的按规定工艺流程生产,比这还恶劣的环境条件也是不应该生锈的。所以这批新到配件,一定是供应商在生产流程上做了改变。”

黄铁听了,心里有点底了,于是又问:“情况既然是这样,那这批货该怎么处理呢?”

“这种质量按规定应该全部退回供应商,不过,这么一大批货,退回去是无法再加工了,再加工就太厚了,只能当废品处理掉,供应商的损失是巨大的。本着与人为善的道理,我们不退也是可以的,只要把这批产品发到北方寒冷干燥的区域使用,那就绝对不会生锈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