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的次日,苏联宣布对日本开战,七十万名在西线战场战斗经验丰富的红军,冲进东北。莫斯科在中苏条约中重申,保证在日本投降之后三星期开始把红军撤出东北,三个月之内完成撤军行动。中方可就东北解放地区派出政府代表及随员,任何地区若不再是立即交战区,也比照办理,由国民政府恢复全面权力。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提出警告称,俄方对东北态度放温和“只是表面文章”,斯大林将通过运用“受培养接受其纪律要求、分享其意识形态的人士”——亦即中国共产党——继续追求在东北地区最大的影响力。10但是,同盟国除了接受苏联会有善意之外,别无其他选择。俄国对于盟国击败纳粹,作出至关紧要的贡献,而且遭受极大的伤亡损失。战后新秩序必须初步以苏联合作为假设基础来架构。118月14日,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王世杰签下中苏条约。翌日,日本裕仁天皇以“天鹤之声”下达旨令,宣布投降。
过去二十五年(其中八年陷入血腥交战),人类文明在崭新的革命动能、知识和权力时代里,发生方向何去何从的激烈竞逐。差不多在20世纪的中间点,启蒙时代(Enlightenment)的两道潮流——雅各宾(the Jacobin)和民主(后者也有中国这样的威权政府盟友)——战胜了法西斯主义这股原始的反潮流。20世纪下半叶将是这场全球大内战的第二阶段——激进/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者,和自由/民主阵营,彼此各抓着一批第三世界追随者展开斗争。这场斗争的初期在中国爆发,尤其是在东北先发生。这场斗争的一方是中国共产党,另一方则是中国国民党,结合着各种意识形态及政治势力的大混合,国民党一直要到和中共决战前夕,才宣布要实施代议制民主,但是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与坚定的意志去落实此一理想。
【注】
1.蔡省三、曹云霞,《蒋经国系史话》,第107-108页。蔡是三青团秘书,前此在赣南追随蒋经国工作。原书注6。
2.李焕、林荫庭,《追随半世纪:李焕与经国先生》,台北天下文化,1998年出版,第30页。原书注8。
3.温哈熊1996年5月17日在台北接受本书作者的访谈记录。原书注12。
4.陈立夫与张绪心(Sindey H. Chang), 《中国风雨已过》(The Storm Clouds Clear Over China),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1994年出版,第170页。陈立夫由1938年元月担任教育部长至1944年12月为止。原书注14。
5.消息来源是与蒋夫人关系密切的华裔美国人。1996年,这位女士仍住在华盛顿地区,但不肯接受访问。原书注24。
6.贾亦斌1995年9月21日在北京接受本书作者的访谈记录。[译按,贾亦斌曾任青年军复员管理处组长,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副局长、代理局长(局长原本是蒋经国),1949年4月率领预干总队在浙江起义投共。]原书注25。
7.陈立夫,前举书,第178页说,蒋委员长担心会遭绑架,没接受斯大林邀请。原书注26。
8.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探索近代中国》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1990年版,第482页。1945年4月,中共号称党员一百二十万人,拥有九十万名武装部队,占领地区辖有人口九千五百万人。 原书注27。
9.美国驻乌鲁木齐领事馆1945年6月22日电报,收于《美国外交关系》第七卷第1001-1002页。原书注34。
10.《美国对华关系,特别是1944至1949年期间》(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俗称 “美国对华政策白皮书”,第123页。)原书注43。
11.苏联阵亡军人达六百万人、中国军队亦有二百二十万人阵亡。见帕谟(R.R.Palmer)和柯尔顿 (Joel Colton),《现代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Moden World),第860页。原书注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