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新老对决(3)

“我不赞同!”主管销售业务的经理阎立民发话说,“正因为现在已经有厂家捷足先登了,我们更不能去冒那个风险。为什么呢?如果说青少年群体是一个市场,那么,在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它究竟有多大的时候,别人已经占领了市场,已经做了投入,我们再步人后尘岂不是太盲目了?这不是前怕狼后怕虎,如果稍有不慎,我们的资金链一断,那公司不就完蛋了?多年来,我们的公司就是靠稳扎稳打取胜的,不能为了一个想象中的未来由此前功尽弃断送了我们的前程。”

接下来销售部的主管陈东杰发言倾向于李想的,而财务主管却倾向于刘长伟的,不求风险只求稳步。

赞成与反对的,几乎是一半对一半。很显然,这两种观点的对立更多的是表现在年龄差异上,年轻一些的,几乎都赞同李想的观点,岁数大一点儿的公司元老派基本上不想冒风险,赞同刘长伟的观点。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公司总裁何少雄身上,不知道这位决策人最终倾向于哪一种意见?无论是元老派还是少青派,他们都渴望何少雄能够立场鲜明地站到他们这一边,那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从价值认同上来鉴定自己的见识如何。

对于何少雄,李想从内心里充满钦佩。自从上次知道了他那富于传奇的经历后,就对何少雄产生了很大的好奇,一个在餐厅里洗过碗,在街头卖过盗版牒,拉着板车卖甘蔗的穷小子,怎么变成了今日的几千万资产的拥有者?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得来的?这里面肯定有鲜为人知的秘密。

在后来,他从其他人那里零零星星地听到了一些说法,说何少雄的确帮人追过债。追债的时候,他曾经拿着刀子,架在欠债方老总的脖子上逼着让他在支票上签了字。还有人说,何少雄还因此遭到了对方的追杀,然后是黑社会的老大出面才摆平了这件事。何少雄从此拿着追债得来的提成,开始搞走私,几个回合下来,捞了第一桶金之后感觉风险太大,搞不好就会人财两空,他只好转入正道开办了一家生产VCD的工厂。最初的那两年,还算可以,没想到了第三年,风云变幻,DVD突然兴起,VCD行情大跌,产品积压,资金链一下断裂,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挥泪大甩卖,最后还是搞得血本无归。

何少雄又一次陷入到了低谷。

痛定思痛,他为自己总结出了一条血的教训,就是因为不能与时俱进,才导致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如果当时听从了总工程师的话,及时更新技术,转产DVD的话,结果可能就是另外一种了。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为了生存,他又从打工做起,到IT公司去当销售员,做了两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他又投资开办了一个小公司,以组装手机为主,然后一步步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家具备五码认证资格的IT公司。

翻开创业者的历史,每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渗透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李想从何少雄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启迪。他欣赏何少雄遇事沉着冷静的风度,更欣赏他对市场的敏锐把握。他知道,那是一个人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才得来的,那是智慧,更是财富。此时此刻,他与其他人一样,盼望何少雄的最后表态,他觉得只有何少雄才能对两种不同意见做出更加合乎市场规律的裁决。

何少雄的目光扫视了大家一圈之后才说:“刚才,听了大家的不同意见,对我的启发很大,一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有待我们开发的大市场,如果没有前瞻性,只顾现在,不顾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恐怕不行的。当然,这又牵扯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我说的第二个点,如何开发市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谨慎,既要不失时机,还要有足够的市场把握。鉴于大家的分析,我考虑是不是先这么办,新产品开发部,立即可以选定一项进行开发,市场销售部要集中时间搞好市场调查,要摸清楚究竟市场需求量怎么样。等一切就绪后,我们再论征一次,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在30天内搞好外款的设计和线路改装,在40天后上市。大家看怎么样?如果没有相反的意见就散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