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书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零散的《西风》杂志,成套的我也在上海和北京的旧书店里见过,但索价甚昂,一般人是买不起的。
《西风》是黄嘉德、黄嘉音兄弟两人主编的,请了林语堂作顾问,抗战前在上海创办。黄嘉德是上海圣约翰出身,所以这大体决定了这本杂志的风格。它主要是想在中国提倡英美杂志的那种文体,是一本海派风格的杂志。黄氏兄弟后来的命运都不好,黄嘉德到了山东大学,黄嘉音被打成“右派”,死在宁夏监狱里。
说《西风》是一本轻松的杂志,好像还不很确切,有时它上面也有很重的东西,比如有一期上就有篇《爱因斯坦论原子弹》。不过大体说来,它是一本注重趣味和知识的杂志,对现实生活不取激烈批判的方式,而是真实展示生活的状态。它特别关心真实的生活,特别是青年的生活,它曾一度征文要青年来写文章控诉教育制度对他们的伤害。《西风》要青年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来,比如张爱玲得奖的那次征文比赛中,就有一篇凌茵的《我做舞女》,作者就是一个舞女,写出了真实的生活情状,当时排名第七,远在张爱玲之上——张爱玲的《我的天才梦》只是荣誉奖的第三名。不过张爱玲真是了不起,她那么小的年纪,那么短的一篇文章,就让人记住了她的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蚤子。”这个感觉只有贵族的后代才会捕捉到,旁人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西风》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从欧美杂志上翻译过来,就是漫画也多摘自《纽约客》和《笨拙》,它的创作也大部出自欧美留学生之手,极重知识和趣味,是给有文化的青年读的。
我常常想,如今会英文的青年人这么多,能不能也办出一本像《西风》那样的杂志?想了想感觉还是有困难,因为虽然是一本青年读物,但它的文化趣味和格调,有时还是与我们的习惯不合。陆灏兄在上海办《万象》,很得《西风》的真传,但《万象》还不是《西风》。兰州的《读者》倒是中国版的《读者文摘》,但趣味土了些,尤其想教育青年向上,格调就偏了。早年沈昌文先生办的《读书》也有一点《西风》的味道,但也还不是《西风》。这三个杂志的优点加起来,离《西风》就差不多了,但谁有这个本事呢?今天会英文的人不少,但会到林语堂和黄氏兄弟那样的,又有多少?还得加上汉语好这一条,所以也只能一再感叹昔日《西风》今何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