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至1949年以后的剧场建设
民国以后的剧院,发生了突出的变化。1914年以后建了大批比较新式的戏院,相对旧式茶园,设备条件有了改观。最初建成的设备最好的剧场叫做第一舞台,现在知道第一舞台的人已经很少了。第一舞台在珠市口大街路北,它筹建于1912年,由杨小楼和另外两位社会闻人共同出资创建,于1914年正式开业。第一舞台以着火著名,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从它建造好的第一天演《钟馗嫁妹》的时候就着了火,但火势不大,当时有各种说法,有说是后台吸烟引着的,也有说是地痞流氓故意纵火烧起来的,这把火影响不是太大,很快就修复了。到了1918年,第一舞台又着了一次大火,这次火势比较大,几乎烧了剧场将近三分之一,当时杨小楼各方奔走,社会贤达出资,总算再度修成。然而,剧场1937年终于还是毁于大火,那时候已近卢沟桥事变,民生艰难,百业凋江南的忠王府戏台,其形式与北京的倒“品”字舞台别无二致敝,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再修,第一舞台从此就从北京城消失了。
存在了二十余年的第一舞台在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此期间重要演员包括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无一不在此登台献艺。第一舞台的建筑结构也完全与旧式的舞台不一样。剧场设有大门,有整个用铁皮做的罩棚,可以容纳观众进场和休息。剧场布置也改变了舞台和观众的相对位置,过去的剧场安排都是观众席侧对舞台,故看戏也被说成听戏,比如舞台是坐南朝北或者坐北朝南,观众席却是坐东朝西或坐西朝东;第一舞台则改为观众坐椅面对舞台,成为纯粹的演出与欣赏的关系。另外,第一舞台不但有了聚光电灯的照明设备,还将旧式的“品”字形舞台改为有台唇的镜框式舞台,并且有了可以旋转的台心,观众坐椅也相对比较舒适,虽然有“扔手巾把儿”的,但相对以前的茶园来说还是要安静和净化了许多。
说到舞台设计,清代和清代遗留至民国的剧场基本上都是品字型形式。这种舞台的特点是前面突出来一块,台子一般的高度在九十公分到一米之间,比我们今天的舞台要矮得多。另外,它的周围有一个大概六十公分的护栏,据说是源于宋代的勾栏,这就造就了演员和观众之间明确的区域划分。旧式品字形舞台不但凸出,而且有些上面还有顶,好像亭子似的,两边有柱子,比较影响视线。柱子上面往往挂有“金榜题名虚欢乐,洞房花烛假姻缘”一类反映戏与人生哲理的对联。镜框式舞台没有柱子,从视觉来讲就开阔多了,戏曲演出也就更便于观赏。
另外,最早的时候“文场”(即乐队,也称“场面”)是在台面后部的,后来逐渐移到侧面,像第一舞台就是这样。但是,它的有些设施还不如民国中后期进步,包括舞台背后的天幕,在行话里叫“守旧”。有的守旧是某位捧角的观众为某位演员专门绣的图案,虽然绣工很讲究,但毕竟搅乱了舞台的气氛;甚至还有很多广告,不管演什么戏,上面总挂着“乌鸡白凤丸、牛黄解毒丸”一类,和戏曲的内容毫无关系,对观众的视野也是一种破坏,直到后来才得到改良和净化。第一舞台时期虽然舞台改变了,观众席有了改进,很多方面却还是比较遵循传统的;它毕竟是民国以后建的最好的、最完善的一个舞台,区别于清代旧式茶园,如果说有划时代意义的剧场,则非第一舞台莫属。
民国以后,除了第一舞台,还有很多有名的戏园陆续出现,比如1921年建成的真光戏院。民国以后再也不存在宵禁的问题了,真光戏园建在内城,就是今天东华门大街中国儿童剧院所在的位置,它的存在梅兰芳早年舞台演出剧照,背景是友人相赠的软缎手绣百鸟朝凤“守旧”,上款为“畹华博士惠存”,“博士”之称当在梅兰芳1930年访美归来之后,可见彼时“守旧”仍在使用于中国戏曲上是值得浓墨重彩书上一笔的。真光戏园的外形完全不同于旧式戏院,而是采取了西洋的巴洛克式建筑形式,内部也是镜框式的舞台。
真光戏院建成后几度变迁,最早是演戏,抗战胜利以后变为真光电影院,第一轮引进的美国电影如《魂断蓝桥》、《鸳梦重温》、《出水芙蓉》等就都是在真光电影院放映的,那里设备、音箱条件也是当时最好的。1949年以后改名为北京剧场,人艺的首都剧场当时还没有建成,老舍先生的《龙须沟》第一次上演就是在那里。后来从北京剧场改成了儿童艺术剧院,像最早的儿童剧《马兰花》都在那个剧场演出。
1922年开明戏院建立,在珠市口大街路南。开明最突出的特点是看戏不再由领位领进戏院,而是首次设立了售票房,对外预售戏票。开明也是新式建筑,维持了很多年,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最喜欢的剧场。1949年以后改称民主剧场,到了六十年代改为珠市口电影院,再往后则因两广路的拓宽而不复存在了。开明戏院在现代京剧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可谓名家荟萃,盛况空前。
1930年建立的哈尔飞剧场,是在原奉天会馆的基础上改建的。其名本来自英文“Happy”,但是误写作“Halpy”,所以连带音译也成了似是而非的“哈尔飞”。当时那里主要演出京剧。解放以后改名叫西单剧场,电影、戏剧、戏曲什么都演,改革开放初期被北京曲剧团占用,现在也不复存在了。
1937年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剧场,一个是长安戏院,一个是新新戏院。长安戏院原址在西单的东南角,新新戏院就是后来六部口首都电影院所在,今已拆除。长安和新新在三十年代来说,已经是很现代化的剧场了。当时对一些清末留下来的剧院戏园也进行了改造,如吉祥茶园改为吉祥戏院,并将一个经营亏损的饭馆买下来做成休息室,剧场面积扩大了,一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建。
清末的一些茶园,到了民国时期也经过了一些改良。例如在西珠市口路北有一座文明茶园。这个茶园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很多有名的演员都在那演出过。文明茶园的建造时间大约是在1907年,也就是在辛亥革命前夕。文明茶园在建成之后,以标榜文明著称。首先是允许女观众进入茶园看戏,这个在当时属于特例。文明戏园戏台抱柱的对联内容,也不像很多旧舞台那样表现人生如戏的虚幻消极思想,而是宣传维新爱国、倡导文明的内容:“强弱本俄顷,愿同胞爱国正宗,此日漫谈天下事;古今无常理,结团体文明进步,他年都是戏中人。”文明茶园建成后,一直就是进行京剧演出,谭鑫培最后一场营业性演出也是在文明茶园。那是在1917年,他和陈德霖合演《南天门》,这出戏也叫《走雪山》,演出中间陈德霖就发现谭鑫培的脸色大变,之后谭便重病缠身,后来在那家花园为接待广西军阀陆荣廷而演出《洪羊洞》,完全是不得已抱病而为,并非营业性演出。著名旦角王惠芳、梅兰芳等也都在文明茶园演出过。三十年代以后,文明茶园改名为华北戏院,京剧就很少在那里演出了,反而是评剧演出比较多,1949年以后在那里还有评剧演出,再后来就沦为仓库了,今天这个戏院已不存在。
内城的剧场相对来说很少,主要集中在东安市场,如吉祥茶园和丹桂茶园,此外就是灯市东口大街路北的瀛寰戏院,今天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瀛寰戏院建于1932年,演出那天的“打炮戏”就是李盛藻的《定军山》和叶盛兰、叶盛章兄弟的戏;但是它的上座率始终不高。那时很多人看戏还是喜欢去北京比较繁华的外城,灯市口地区当时不是商业区,上座率自然会受影响。1937年,瀛寰戏院被日本人接收,改名飞仙电影院,专演一些日本影片,观众基本上是北京的日侨,中国人从各方面来说都不会到那里看戏、看电影,所以北京人对飞仙电影院所知也就很少。1945年,飞仙电影院作为敌产被没收,改名为建国东堂,演出话剧。虽然存在时间只有五年,但是一些进步剧社,像国防部演剧二队等都在那里演出过。1950年其建筑已成危房,很快就被拆除,后来北京空政文工团在它的后面建了宿舍楼。
另外,北京还曾有过上海大世界那样的游乐园,就是1918年建成的城南游艺园。北京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和保守的城市,不同于上海;上海有个大世界,是上海闻人黄楚九经营的一个综合性娱乐场。北京缺少那种花花世界的社会氛围,也就没有建立大型娱乐场所的社会基础。1918年有位议员看上了距天桥不远的香厂路附近的一片临河空地,于是突发奇想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一个很庞大的游艺园,即城南游艺园。因为时间短促,所以粗制滥造,是个豆腐渣工程,后来就是因此出了问题。
城南游艺园是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有饭馆、杂耍场、书场、魔术场,也有演梆子、评戏和京剧的地方,同时可以举行十多种不同的演出。当时的北京老百姓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形式,于是趋之若鹜。但是由于建造得非常简陋,所以开业的第一天灯箱做的牌坊就被风刮倒了,砸坏了二十多辆三轮车。后来营业了几年,开始生意还算不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女演员登台演出。当时北京坤伶比较少,城南游艺园则出现了很多坤伶,比如说著名演员刘喜奎就在那里演出过,所以城南游艺园在当时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正是由于城南游艺园的豆腐渣工程,终于一次演出时二楼的观众席发生坍塌,北京的一位名媛燕三小姐,从楼上掉下来,当场就摔死了。于是当时的北京市政当局不允许它继续营业并将其封掉,从此后那里一蹶不振,也就关闭了。
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面萧条,经济衰退,从1937年到1945年,北京建的唯一剧场就是1942年建成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所谓堂其实即一个大舞台和一个扇面型的、从高到低的坐席。它的舞台采用了时新的镜框式舞台,两侧是化妆室和演员休息的地方。观众席是完全露天的,只是夯土垒起来,在上面铺了木龙骨,观众便是坐在木龙骨上观看演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五十年代初。后来经过了三四次的改造,就从完全的露天变成了有顶而无墙的状况。一直到1956年,北京市戏曲联合会成立演出还是如此,四边仅有一圈矮墙,上面有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