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局制定的《深圳市城中村旧城改造整体规划纲要》也有如下表述:“经过多年的积累,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矛盾和问题。”
学界和政界人士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必须正视“城中村”问题,并且有所作为。但如何作为,却成为横亘在主政者面前的另一个难题。
“政府包揽拆除加补偿、公开招投标等的惯常做法,显然无法适应深圳‘城中村’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理论研究室主任王蔚明认为:“如果是政府包揽,仅资金一项累加,就是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共有村落1000余个,城中村241个,关内外共有私房约30万栋,建筑总量达1亿平方米。工程量的浩大,国内城市无出其右。
深圳城中村改造,显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2004年10月28日公布的《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被认为是深圳再次向“城中村”问题宣战后,一个有建设性的尝试。
《规定》明确,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通过竞标开发或者参与开发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也为房产商提供了“圈地”契机。
由此衍生出的第一种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其内涵是政府主导整个改造过程,但在具体执行时引入开发商,由其负责资金、项目运作等,并自负盈亏。这种脱胎于广州“猎德模式”的方案,被认为能有效解决政府资金和人力不足等难题,并可借助开发商的经验,提高改造效率,同时能在政府的监管下控制风险。
在深圳市可开发土地越来越稀少的背景下,这一模式的引进,2006年“深圳市改造难度最大的城中村”岗厦村河园片区启动改造,被认为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的成功样本。岗厦村所在的福田区政府,“钦定”的开发商是金地集团,这是一家具有政府背景、颇具实力的房地产公司,曾经操盘过渔农村改造——这是深圳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金地集团财报显示,福田区政府惟一一家全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福田投资发展公司,为金地集团的相对控股股东。
岗厦改造,将腾出15.16万平方米的可建设用地,且临近CBD,开发前景看好,在关内土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这无疑是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