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再版序

“拿起来读”,是有典故的。出自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米兰的一棵无花果树下痛苦的奥古斯丁,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他不知道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那声音说:拿起来读吧。因为这一神秘声音,异教徒奥古斯丁成了坚定的基督徒和日后的《圣经》专家和著名的教父。我用它来做题目,毫无传教的意思,起意乃是为了讲一个俗理儿。

读书这等事情,根本不必要谁来指教,拿起来读,也就是了。从你身边第一本书抄起来,读下去就是。书会带着你找到下一本书,下一本书找到再下一本书再下一堆书,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读得多了,自然有了逻辑,有了次序,有了高下分别。什么是美食家?无非就是多吃多占,吃得多了,品位就差不了。

话说到这儿了,我添什么乱呐。我无非就是架秧子起哄,凑一个热闹。就像看球,忍不住惊声尖叫、抚掌大笑、跌足捶胸、口沫横飞,看的兴起、说得口滑。读经典说闲话,就如同借刀杀人的勾当,图的是一个快活。

读书这事,是个好玩的事情。世界上好玩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是性价比最高的还真是莫如读书。读的时候高兴;读过了,回头想想,还高兴,觉得自己赚了;越赚越想赚,越赚越贪,没完没了。

可读的书里头,性价比最高的莫如经典。经典怎么来的,票选出来的,千百年来,你一票他一票,有些书就排到前头居高不下了。有些书,一度挤到前头,你一刷他一刷,终于又跌到看不见了。时间是最伟大的修正主义者。

这本书是十年前说出来的。十年后再看,该修正的意思很有一些。只是读书可以躺着来,说书却要站着说,说一遍是乘兴而来,说两遍就需要勇敢了。我是无拳无勇。做了十年闲慢差事,没有精力来改正过去的轻薄之谈,只好随它去吧。偷懒的办法就是,在书页的边上添一些意思,小意思。虽然东拉西扯,用心却是要株连九族,为读它的人多一点界面的贡献。

这书最初约定是给青少年看的,出来之后,却有青少年的老爸老妈喜欢看,添的一点意思还是有讨好他们的成分。这书最初说起来也是半推半就,东边一嘴,西边一舌,有的认真,有的来不及认真,所以添的意思也有亡羊补羊的成分。

这一册读书笔记因为要貌似公共,所以没有充满我的偏见。这是一个遗憾。我的遗憾还包括,没有时间坐下来,把鲁迅通体再读几遍,把红楼通体再读几遍,一一加上自私的批点。如果可以,是多么好玩的事情啊。作为调剂,把三国水浒也一一批他一遍,也很好玩。

拿起来读是一大快乐;拿起来批,也是一大快乐。

现在是网络时代,却也是有字时代以来最繁华的时代,活在视频音频里的人固然前所未有的多,活在文字世界的人也是前所未有的多。从逻辑上说,写字的人多,读书的人必然也多。但是看网络上无知无畏的字那么多,又觉得真理未必是公理。但是读书的人多了,写得体面的人一定是多的。这道理用世故人情世道人心来推究,一定是说得通,行得了的。

依照出版者的意思这书应该叫“一生必读”书目。我以为可以叫“不必不读”书目。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非他不可的事情,但是也没有一定不可以做的事情。读漫画固然很时尚,但是读经典也不那么恐怖。不是必须,却是应该和值得。经典到底是好看的书,不读白不读,读了不吃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