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5:老师(1)

一般来讲,大学的老师有这么几类:能力强,人品好;能力强,人品一般;能力一般,人品好;能力与人品一般。但是大学里基本没有能力与人品皆很差的老师。好的老师是一本好书。他们有几十年的阅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渊博的知识和专业领域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有比我们更成熟的人生看法。永远别嘲笑老师无知或单调,首先是尊重老师,然后是选对导师,以后即使毕业了,也要保持和老师联系。好的老师会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再差的老师也比学生强  

老师课堂上所能讲授的,只是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要想学到更多,“师傅”领进门后的“修行”,还要靠自己,这种“修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老师当做一座金矿,通过与之交流,不断挖掘,来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种挖掘不仅包括学识,也包括为人处世和道德层面的知识。总而言之,记住一句话,老师再差也比学生强,你之所以会上课睡觉,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你思想上的懒惰,二是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不睡觉也是一种锻炼  

谈到大学里的老师,我想到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什么意思?就是说,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并不是因为它有高楼大厦,学生众多,而是因为这里汇集了著名的大师。而这里的大师,就是我们大学里的老师了。当然,能被称为大师的老师,自然不仅要知识渊博,更要虚怀若谷,应该是知识和品德的结合体,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当然,这是对大学老师的一种高标准的要求,实际上,并非每一个大学老师都能德才兼备。他们也可能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因为老师也都是凡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因此,在大学里,我认为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既是师生更是朋友,他们不再像中小学时期那样“高高在上”。如果说大学之前,老师更多的作用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而到了大学,老师更重要的使命则是交流,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知识,通过交流,来启发他们不断探索的勇气。在这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更为平等,通过“教”和“学”来达到共同进步,而不再单单是填鸭式的教学。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在大学里,我们不能再期待老师能够交给我们什么,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性地去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有些同学,因为觉得某个老师的课讲得很没有意思,而不想去听,于是逃课或者人是去了,脑袋却没跟着去,在课堂上打瞌睡。先放下这是对老师的大不尊敬不说,殊不知对自己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浪费了金钱,浪费了青春。  

父母供我们上大学,都是鼓足了劲,累弯了腰,他们这样做为了什么?很明显,是希望我们能够在大学里成长、成熟,获得一定的技能。单从这点出发,那些上课睡大觉的同学就已经觉得赧颜了吧!浪费了父母的金钱不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大学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从人生的整个生命轨迹来看,再来找出这样一段单纯的时间来让自己学习,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费在睡觉上。  

大学老师的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更多是开放式的,也许从老师准备的教案中我们并不能获得太多新的信息,但是老师本身却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现在的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会给大家一定的交流时间,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课堂上最宝贵的时刻了!一定要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充分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所想、所感都可以拿出来与老师分享,通过更进一步的交流,你才会发现老师的魅力所在,也才会收获更多。  

就像我们要每天刷牙、洗脸一样,把上课不睡觉也当成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听课总比睡觉强,四年下来,你的收获也会比别人更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