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4:父母(3)

小风听后,泪流满面后悔莫及 

看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做父母的就是这样,一听说我们有个头疼脑热,就立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我们身边,照顾我们。故事中小风的父亲便是如此,一听说女儿胃不好,就放心不下,不远百里也要亲自看看才能放心。可是,每当此时,自以为长大成人的我们总会觉得家长是多此一举,甚至对他们的这种举动难以理解,有时甚至觉得他们总是把我们当成孩子一样看待是不相信我们的一种表现。 

如果,你持有这种想法,那可就真是大错特错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就一定永远是个孩子,他们总是无私地奉献着他们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他们都希望给我们最好的,当我们生病时,他们比自己生病更痛苦,更着急,这是所有做父母的“通病”,而这也是人世间最纯真、最珍贵的爱。

为人子女,一定不要辜负了父母对我们的这份爱。做父母眼中的孩子,没什么不好,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这份心情,不要将其当成一种负担,要知道,能够拥有这份父母的爱,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也是这世间最难得的感情。  

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要记得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是最牵挂我们的人。  

不是看父母,而是给父母看  

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回家看看,不是为了看望老父母,而是为了给父母报个平安。在繁忙的学业之余,回家享受一下老爸老妈的“唠叨盛宴”,生活也自然会增添一些前行的动力。当然,也别忘了送上一句贴心话给父母,这是我们的一份“小心意”,也是父母的“大幸福”。  

假期回家,享受妈妈的“唠叨盛宴”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妈妈的唠叨”和爸爸的“一桌好饭”一样,都饱含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意。  

小时候,我们都很憧憬长大。因为觉得等长大了,就再也不用听父母唠叨了,再也不用听那些刺耳的噪音了。可以不听父母唠叨做作业,可以不听父母催着睡觉和起床,可以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不按点回家吃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认为那一定很自由,很幸福。可是等到我们真的长大了,离开了父母,听不到唠叨,不但没有觉得幸福,反倒多了一份孤独和牵挂。一个人生活,衣服也没人洗了,想起母亲唠叨“快脱下来”,那刺耳的声音竟是那样叫人留恋;一个人去食堂打饭,想起父亲从邻家叫回来吃饭的声音是那么的动听。此时此刻,才明白,原来父母的唠叨声竟是这样珍贵,它是父母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最好的表达方式。  

孩子咿呀学语,父母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在他们的唠叨声中,我们学会了说话;孩子学走路,父母不厌其烦地鼓励我们,在他们的唠叨声中,我们走得越来越稳;在妈妈敦促的唠叨声中,我们按时完成了作业;在父亲的唠叨声中,我们变得越来越成熟。在父母的唠叨声中,我们的学业快速成长,甚至于上了大学;在唠叨声中,帮助我们出主意甚至求人帮助找到工作;在唠叨声中,我们知道了人生世事,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在唠叨声中,把对象领回家;在唠叨声中,结婚生子  

父母的唠叨,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金玉良言,父母的唠叨,是我们努力向上的动力。每一句父母的唠叨,都饱含着他们对孩子的无限希望和期待,每一句唠叨,都蕴含着父母温暖无限的爱。我们的人生如帆船,父母的唠叨声则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导航员,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大道。  

想想你离开父母,来到大学的第一天,是不是觉得对父母万分不舍?寂静的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是不是也在回忆母亲对你的每一句叮咛?当你一个人在水房洗衣服时,是不是特别想念母亲教训你的每一句话?离开了,才明白在一起的难得;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父母的唠叨也是一样。当我们在他们身边时,总觉得他们很烦,时时、事事都要监督我们,敦促我们,对我们什么都不放心。然而,当我们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校园时,我们又是那么希望不要离开父母,希望他们永远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哪怕是唠叨,也成为一种奢侈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