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卧龙,剪不断的乡愁(2)

但是混个脸熟是远远不够的。挟着“孔明聪明像妖怪”的好评,我本来有点意气风发,结果又是我兄弟闹的 他怎么种田时一不小心会把别人的脚给铲断了呢?这下可好,不但要赔医药费,而且还要天天到医院陪护,没办法,我只好中途辍学,回到卧龙岗,重操农民的行当。

记得当时徐庶等人来送我。他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像你这样的天才,绝不可能在这隆中村当一辈子农民,先回去耐心等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现在经商的人越来越多,管理人才越来越紧缺,我就不信,那些淘宝的都是瞎子,就刨不出你这颗土里埋的光灿灿、黄澄澄的金疙瘩。”

我激动地紧紧握住徐庶的手,很久没有放开。心想,这哥们儿仗义!

回卧龙岗后一连几年,我就这么守着几垄荒田度日。日子虽苦,可我从未消沉气馁,在隆中抱膝长吟时,我也“慨然思巾扇之度,虽在小隐,未尝须臾忘天下事焉”。

后来,还是老同学徐庶的穿针引线,我才从卧龙村“空降”到刘氏公司。

正所谓:隆中山有幸,虎踞龙盘留遗貌;躬耕志未忘,终成伯业富西川。

一个村夫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刚刚起步的乡镇企业的CEO,我想这是破了天荒了。我的名声也因此如“神七”一样“嗖 ”地上了天。我心里暗笑:我孔明没见过世面却有自己的头有自己的脸,让媒体竞相来见我的脸面,这不是我见世面,恰恰是让他们见见世面啊!不是吗?曹操你休要太张狂,别看我孔明连一个小杂货店都没开过,更没有做生意的记录,到时我会让你看看一个种田的,是怎样把你一个数亿资产的财团的大老板整得服服帖帖的!

当然这些话是在心里过了几个来回,此时还是我留存实力蓄势待发之时,等我出手,必然让老曹汗死。

初到刘氏公司,千头万绪,我真替老刘感到悲哀。十来个人,七八条枪,我没来之前,总让曹贼追得晕头转向,还如何去和人家抢市场?超负荷的工作和对市场前景的不乐观使我有点想家了。我总觉得离家时有点匆忙,有很多事没来得及交代,带着妻子黄月英出门时,甚至连老丈人也没说上几句话,我那好吃懒做又没什么心眼的弟弟诸葛均更让我牵肠挂肚-ing,刘备虽然安排人隔三岔五地往我家里打慰问电话,但还是难挨我阵阵思乡情,为我家中的诸多放不下心的事而忧思。我真不知道这种忧思几时能从我即将投入的忙碌工作中渐渐淡忘?如果淡忘了,算不算罪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