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2)

第三,功勋卓著。豪格一生久经战阵,早在努尔哈赤期间就曾经参与两次攻打蒙古的战役,因功被封为贝勒,在皇太极继位为大汗、后来又改称皇帝以后,豪格就亲自参与或者亲自指挥了九次伐明的战役,还有三次攻打蒙古的战役、一次打朝鲜的战役。在这众多的战役中,其中的一次让他难以忘怀,就是在那次战役中,他和多尔衮两个人一块儿出去,结果呢,多尔衮抢了头功,争取到了林丹汗遗孀苏秦太后来降,然后又不费一枪一弹的使得林丹汗的儿子来降,不仅如此,多尔衮还拿到了那枚非常宝贵的传国玉玺,这次战役我们前面讲过,那是一次攻打蒙古的战役。就是在那次战役上,豪格和多尔衮共同参与的那次战役上,他让人家多尔衮扬名立万。不管怎么说,豪格这个人久经战阵,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到1643年9月为止,前前后后参与了十五次战役。可以说是久经战阵。皇太极继位为皇帝以后,让他管理户部,封他为肃亲王,与几位叔叔平起平坐。当时与几位叔叔平起平坐的只有他一个人,这是第三。那么第四呢,他有三个旗的支持,也就是三旗效忠,三旗,两黄旗那是皇太极自己掌管,皇太极死了以后自然就应该归下一任皇帝,如果豪格是下一任皇帝的话,那么这两黄旗就应该归豪格管,两个旗啊,那么第三个旗哪儿来的呢?这第三个旗,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蓝旗。

有的人说,不对啊,这正蓝旗不是莽古尔泰的吗?对啊,莽古尔泰出生于1586年,他比皇太极还大呢,大六岁呢,但是这个人,人品不好,前面我们讲过,曾经自己手刃自己的生母,所以后来皇太极继位为大汗以后,他想加强自己的实力,他怎么办呢?得先拿有砟的开刀。所以,在1632年的时候,他就设计杀掉了自己的哥哥莽古尔泰。然后把自己哥哥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夺到自己的手里,这是二十一个牛录。这样呢,就大大加强了他的实力,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皇太极手上有了三个旗、六十一个牛录的支持。我们要注意,我们所说的多少个牛录,仍然以满洲八旗的牛录计算,我们不计算后来成立的这个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和打胜八旗。在1643年的时候,在争夺汗位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什么发言权呢。这里就是我们讲到的第四个,三旗效忠,皇太极死了,这三个旗,尤其是两黄旗肯定得支持豪格。这是我们介绍的肃亲王豪格的优势。

那多尔衮的优势又是哪些呢?

睿亲王多尔衮现在掌握着镶白旗,镶白旗一共有三十个牛录。十七年前的时候多尔衮曾经参与过大汗的斗争,结果失败了,十七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他可不想让自己再度失败。他认为,自己与别人相比有五大优点,你豪格有四个优势,我有五个优势。他认为第一个优势就是正值英年。这一点与豪格没有什么区别,他当年三十二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皇太极的弟弟,完全可以接任皇帝。

第二,受父钟爱。历史上记载,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就是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孩子。历史上曾经记载,说努尔哈赤临终之前曾留下遗言,说九阿哥,这指的是多尔衮,当立而年幼,由代善摄位,就是应该立他为大汗,但是呢,由代善来做摄政王这么个意思,但是代善鉴于当时的那种形势,选择了支持皇太极,而抛弃了多尔衮。这是第二。他曾经受到他父亲的钟爱,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

第三,兄弟齐心。这一点豪格不能比。豪格不能跟他比的是什么呢?多尔衮是兄弟三人,这兄弟三人指的是他的哥哥阿济格、他的弟弟多铎,这兄弟三人掌管着两个白旗。其中的镶白旗是他多尔衮和他的哥哥阿济格两个人平分的,应该是一个人十五个牛录,而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一个人就掌管着三十五个牛录,正白旗,这三十五个牛录的正白旗是所有八旗中势力最强大的,只有这个旗达到了三十五个牛录,别的都是二十多个,十几个,还有一个是三十三个牛录,也不如他。所以至此,我们应该看到,多尔衮与豪格相比,多尔衮此时已经有三个人的支持,加上两白旗六十五个牛录,你豪格是什么?三个旗六十一牛录,一个人,我的实力应该远远地强过于你。

第四,功勋卓著。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的讲座中经常讲到,我们净讲多尔衮如何如何能征善战,这里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多尔衮与豪格相比,在功勋卓著这个方面,多尔衮自己认为,他要比豪格强一些,豪格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豪格应该比多尔衮差一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