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唐日初升(2)

 

李世民不止杀了哥哥和弟弟。建成和元吉各有五个儿子,都被一个不留地杀掉了。

这一年,高祖六十二岁,李建成三十八岁,李世民二十九岁,李元吉二十四岁。政变发生于六月,八月高祖退位,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是为贞观元年(627)。

2

李世民是杀害兄弟的篡夺者。正因如此,他就要做个明君,创造出明君的传说。他把弟弟元吉的遗孀纳为自己的妃子。在伦理观极严的中国,有很强烈的意见认为,不管他再怎么英明神武,这种事也是无法容忍的。这被说成是和狄夷没什么两样。前面已经提到在匈奴和突厥,儿子继承生母以外父亲妻妾的风俗,以及义成公主嫁突厥后,做了父、子、弟三任妻子。在汉族看来,这在伦理上是无法原谅的。

唐王朝的建立者也是鲜卑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的后裔。虽然李渊自称是西凉李暠的七代孙,但如果是这样,他就是汉族了。不过,唐代李氏仍然是鲜卑的说法也很有力。北魏孝文帝时因禁止胡姓,鲜卑采用了汉族式的姓,其自身的血统世系就不清楚了。有一种说法是,唐代李氏原是鲜卑大野氏。就算李渊是李暠的七代孙,但他的母亲独孤氏是独孤信的女儿,毫无疑问属于鲜卑系。李渊的妻子窦氏,因她母亲是宇文泰的女儿襄阳公主,因此就相当于北周武帝的姐姐,不用说也是鲜卑族宇文部出身。隋代杨氏也自称是后汉太尉杨震的后裔,但明显混有浓厚的鲜卑血统。

从巩固唐王朝基础的层面来说,太宗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个明君。他在政变后把皇太子派的魏徵叫来,质问他:“为何你要挑拨我们兄弟?”此时魏徵的回答是:“这是因为皇太子不听我的意见,没有杀掉你,所以才遭此大祸。”不得不说这真的是非常大胆的回答,估计魏徵已经做好被杀的心理准备了吧。太宗赦免了这位魏徵,之后加以重用。不畏死而言事的人是难得的谏官。

虽然有八柱国之一的家族背景,但要是说起运营整个国家机构所需的人才,仅靠自己族系里的臣子是不够的。可能本族系里的臣子是少数,而且是打理李家杂务的干事,因此没什么杰出的人物。玄武门之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尉迟敬德,其实是打跑留守太原齐王李元吉的刘武周的同盟。他在太宗收复失地战中成了俘虏,因有可取之处而被赦免。前面提到魏徵曾是皇太子派,不过在那之前他是李密的部下。徐世勣曾经是翟让的部下,之后成了李密的下属,后因军功被赐姓李,改名李世勣。为了避讳太宗,这位将军去掉了世字,取名李勣。至于李靖,如前所述,他在向身在扬州的炀帝急报李渊谋反的路上被捕,被杀的关头是李世民救了他,后来才当了将军立了功。

这不一定就能作为太宗李世民宽容的证据。相反倒说明,在唐创业时期人才是多么的不足。如果真是宽容的话,李世民就不会杀光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建成、元吉的十个儿子了。

人们一般把太宗的政治和他在位二十年间一直未曾改元的年号“贞观”联系在一起。在中国,“贞观之治”被人们誉为理想时代。日本为了效仿,清和天皇时代也采用了同样的贞观(859—877)年号。根据收录太宗和臣子问答的《贞观政要》一书,似乎善政时代给人的印象比起实际要有所夸大。不言而喻,群雄争霸的隋末动乱之后,人民疲不堪。在这个需要休养生息的时代里,凡事都应小心翼翼。炀帝奢侈导致亡国,唐的早期统治者都看在眼里,因此谨慎是必然的。

炀帝大业二年(606),全国户数大约九百万,而唐太宗即位时据说不满三百万户。贞观之治因质朴刚健,在树立道德方面有其特长。

《旧唐书》里有个著名的句子

——东至海,南至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

全国没有关门的必要。因各地有粮食供给设施,所以说人们不需要在旅行中携带粮食。可以说太宗的伟大之处在于这一点上,即:不是用秦的严罚主义,而是以道德向上贯穿于社会教育。太宗亲自监督训练,因此军队训练严格,成绩良好的将士会得到皇帝的赏赐。如果军队强化了,军纪严明了,治安自然也会好转。

太宗即位伊始,就面临着重大危机。据说是太宗即位十二天后,突厥就进军到了长安附近。此时,负责边境警备的军队主力属于皇太子李建成系,因皇太子在玄武门被杀,可想而知守卫国境的唐军会受到多大的冲击。他们丧失了斗志,突厥自然也看在眼里。乘此机会,突厥军一鼓作气南下。

突厥的颉利可汗甚至兵临渭水的便桥,离长安仅有七十公里路。他派部将执失思力为军使,前去长安。根据正史记载,太宗逮捕了突厥使者,仅带六骑就由玄武门直奔便桥。如果皇帝都奔了出来,后面自然会跟着大军。颉利可汗大惧,终于求和。太宗应允,即日返回宫殿。——这段话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可信。突厥十余万大军南下,据说当时长安能动员的军队不过区区三万。事实应该有异于正史的记述。根据一个史官的记录,李靖曾建议

——倾府库赂,以求和。

意思是献出国家的全部财产给突厥,让他们退去,这大概是事实。这一事实不时出现在正史中。《新唐书》中讲到,李靖击破突厥的时候,太宗说

——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如果对方因惧怕而退兵,无论怎样都用不到“耻”这样的字来形容。还有篡夺的事情也是这样,看来太宗总有粉饰事实的倾向。

仅仅三年后,唐就一雪前耻。唐为了国防仍在加强军队训练,而突厥却因异常气候导致连年雪害,牲畜大量死亡,并且可汗征税严苛也导致部下叛变,这就造成了突厥败北的主要原因。异常气候虽也给唐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但太宗在各地设立了义仓用以救赈。没有储备的游牧民族在应付天候方面,要比农耕民族弱得多。唐军穷追猛打,生擒了颉利可汗,获得了大胜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