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余:词语的暴力(1)

许多余,原名付强,男,1983年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80后诗人、作家、策划人、行为艺术家、“非萌芽”概念提出者、状态主义写作发起人。其文学作品和行为艺术受到广泛关注和争议,被称为“80后最具才华的先锋作家”。

2007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原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曾做过农民、建筑工人、小混混、小商贩、报社记者、周刊主编、电视编导、小学校长、选美评委等。现自由写作,《最作文》杂志主编。

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佛山文艺》、《花城》、《读写月报》、《星星》诗刊等。曾获《长江文艺》文学奖、首届全国青少年文艺作品邀请赛文学类一等奖、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节原创长篇小说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2007年与韩寒、春树等一同入围“80后实力作家榜”;2008年先后入围“80后事业风云榜”、“华语80后文学排行榜”等榜单。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柔风的诗》、《颠覆》,长篇小说《大别山密码》(原名《远方》,现暂名,即出),史学著作《中国选美调查》、《中国网络文学史》,中篇小说《蚕食》、《死亡游戏》等。主要行为艺术作品有《乞讨募捐》、《滚蛋》、《诗歌能当饭吃吗》、《置换反应》等。

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节原创长篇小说奖授奖辞(节选)

许多余的长篇小说《远方》是一部以反映某革命老区过去和现在的乡土小说,小说结构缜密,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语言机智幽默,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这部小说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之久,五十年的沧桑巨变被浓缩进短短十四万字的小说里,这是一件多么不易的浩大工程!而更让人惊叹的是 写出这部优秀作品的作者竟是一位从未写过长篇小说的80后作家!这也足以证明他出手不凡的写作功底和勃勃雄心,以及他卓越的创作才华。

在此之前,我们对80后作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市场、炒作、浮躁、矫情、浅薄等一系列负面标签上;但许多余的出现,使得我们之前对80后作家的整体认定被改写。这是一个属于天才的时代,我们应该对年轻的许多余加以棒喝 他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他对土地和农民的悲悯意识和眷恋情怀,他对当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背景的深度挖掘和生动描述,他开阔的叙述胸襟和原汁原味的简洁语言 都足以打动万千读者。

激情万丈、雄心勃勃、才华横溢,这是我对许多余的整体印象。他身上具备一般的80后所没有的文艺气质。我很喜欢他,也很看好他。

杨重光(著名艺术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艺术中心教授)

我曾读过许多余的部分诗歌,他的诗非常富有激情,语言感觉非常好。诗歌是属于青春的事业,愿他的诗歌和他的青春一样光彩照人!

毛翰(著名评论家,华侨大学中文系教授)

词语的暴力

真正可怕的不是战争或灾难,而是词语。

战争或灾难可能使人暂时死于非命,却也能使人更鲜活地复活于历史;而词语的可怕不仅仅是置人于死地 有时,一句话,就足以把人打入十八层地狱。

比如战场上,指挥官就只需喊一个字:冲!原本无冤无仇的千军万马就会不共戴天,勇往直前,杀得你死我活,直至尸横遍野;商场上,总裁一个眼神,就会有人跳楼自杀;刑场上,刑警一个手势,就会有人人头落地;而黑暗中一个暗哨,杀手就会扣动致命的扳机

一切可怕的灾难都来源于词语。

两个原本亲密的人,因为一句话,就可能干戈相向、骨肉分离。

还会有更多灾难即将被词语引发。

一个能把词语运用自如的人是幸福。

一个被词语囚禁的人是不幸的。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词语见面,分外妖娆。

狭路相逢勇者胜,萍水相逢善者亲。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茫茫词语,每个词都占有一个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