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一天,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偶像派歌星王熙凤正在家中与闺中好姐妹、新闻界的名嘴主持人贾探春喝茶聊天。正值二人相谈甚欢之际,电话铃声不识时务地响起来。
“喂――”王熙凤拿起电话:“哪位呀?哦,是柳总啊?什么?我要出的那本书写好了?一会儿派人把样书给我送过来?太好了!对了,柳总,我写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一路走过》?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柳总,好的,再见!”
“凤姐,你在说些什么呀?你出书了?自己写的书怎么连名字也记不得??”听着熙凤接电话,贾探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干脆向她发问。
“哎呀,探春小妹,你可真跟不上潮流,现在哪个名人不自己出本书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又有哪个名人出的书是自己写的?都是花银子找人代笔,不然我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又如何写书?再说,就算我认识字,也没那个时间精力啊!我那个老总柳湘莲找人帮我写了一本自传,而且这个写手可是帮娱乐主持人鸳鸯写过书的,文笔很不错,你就等着在节目里采访我吧!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下,你也出本书,再涨涨人气!”王熙凤不改伶牙俐齿的本色。
贾探春可是听得目瞪口呆:“这样岂不是欺骗大众,欺骗媒体吗?这要是被爆料出来,可真的是难以翻身了。”
“哎呀,我的好妹妹,你怎么这么不开化,现在名人出书找人代笔这种事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你还担心些什么?再说,那么多人出过书都没事反而更红,你我又怎会阴沟里翻船呢?我花大价钱,就一定有人给我写好书!”王熙凤颇为自信地说。
“那一旦被大众挖出来怎么办?”贾探春仍不放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填。出了事我就制造比这更大的新闻转移大众的注意力!看看鸳鸯出了书之后的得意样,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制造的声势一定比她要大!”熙凤咬着牙说。
“……”
“叮咚……”门铃响了。
“是送样书的来了,我去拿!”熙凤兴奋地去开门。“探春,快来看看怎么样?好漂亮的封面,下星期要去‘大观园书店’签名售书呢!”王熙凤边走边说。
贾探春望着王熙凤自传华丽的封面出神,突然做出了决定:“凤姐,把给你代笔的写手电话给我!”
且东说寓:
有事没事出本书,已经成为名人圈中最普遍的现象,成为名人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一定要出本书,例如自传之类的随笔散文。可是出书的名人多了,这问题也就出现了。
名人出书能分几种情况:有些名人的自传文笔优美、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读者翻开就合不上,一口气读完后还依依不舍,不忍放下。这类名人自传非常有有可看性,其中佳者甚至可以跻身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列。
第二种情况是,人是名人,所谓的名人自传也出了,可是,自传的质量可是让人不敢恭维。文笔怎样暂且不提,语句不通,别字频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在自传中比比皆是!真是可怜支持那些明星的“粉丝”们,花了钱,却看到一本让人失望的书。
第三种情况是最让人愤怒的,有些名人,自己本身没有写书的本事,可是,当他们看到别人都在轰轰烈烈地出书,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知名度,宁肯找人代笔也要出书。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明星找人代笔后会自己将成书看一遍。可是有些明星连看都不会看,被问起书中的问题往往一无所知。这种人的支持者买了他们的书真可谓花钱打水漂了。
自传,这个名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给自己写传记,是应该有了一定的年纪和较多的生活阅历之后,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自己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是现在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名人只是为了可以趁着自己当红,能把自传多卖出几本,既赚钱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都纷纷开始出自传,可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自己去写,另外本身的文字水平也有限,找人代笔就成为必然。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让人怀疑目前众多主持人和明星名人的书是否是自己所作,也难怪网上常常有帖子称,现在很多名人书都是枪手所为,而明星所能做的就只是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