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相魏裔介》:第四章(1)

当时,魏裔介情绪十分低落,一度产生削发为僧的荒唐想法,被其父魏柏祥察觉。

这一天,魏柏祥把裔介叫到魏氏大祠堂。父子二人坐定,魏柏祥语重心长地对他讲道:“晚明任为父我为知县,我则为了你们兄弟几人的学业,为了你们今后能有大志,毅然推辞不任。你现在学业已成,希望你为了宏志大业,为了光耀后世,不要做懦夫,要做强者,要有阻挡任何疾风骤雨的精神,能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又言:“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满族同胞与汉族同胞及其他各民族,同为炎黄子孙,同为泱泱神州的组成部分,都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人,不该有民族异视心理,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符合正义,才可做到民族团结。如今满族人统领江山,这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天意所定。纵观人类发展史,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哪一次不是优胜劣汰,新旧更替。父亲希望你能成为国之栋梁,为民解困。”

经过父亲这一番教诲,魏裔介心情有所缓和。随后父亲又指着列祖列宗的遗像,对魏裔介一一讲述其生平事迹。魏柏祥特别指出,裔介四世高祖魏谦光、魏谦吉二人,在明代均为地方官吏或封疆大吏,为一方的富裕安康作出了贡献,深受百姓及嘉靖皇帝的赏识。魏柏祥特别讲到裔介祖父魏纯粹,说魏纯粹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时,关心民间疾苦,除恶扬善,政绩突出,深受山西人民的爱戴,山西人民时常盼其多到山西巡走视察,以关心民间生产。在其离任时,数万民众恋恋不舍争相欢送。当时赋诗曰:

太行西,晋中地。

半亩麦,打五六斗。

麦穗长,皆双偶。

魏公之泽真不朽。

心理矛盾的魏裔介听到先祖忠君报国、鼓舞人心的光辉事迹后,为先祖的所作所为深感震撼,同时内心涌动出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看到魏裔介被先祖事迹所打动并陷入沉思后,魏柏祥悄悄离开了祠堂。魏裔介则一直待在那里,久久没有离去。父亲的教诲不停地萦绕在耳畔,魏裔介对时事的看法,遂有所改变。

不几日,有公文下到魏府,命所有的前明举人到赴京赶考,可魏裔介还是坚决放弃了这次赴选机会。

也恰在此时,魏裔介的姐夫,宁晋县曹五疃村的高光猷与其父高柱河来到柏乡魏家,高柱河已被清廷任命为江南学政,其时正要到江南督学,路过柏乡,执意要裔介同往。魏裔介还从没到过江南,踏游祖国山山水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江南美景常在其脑海中浮现,这一相邀正合魏裔介之意。魏裔介打点行装便与高柱河一同上了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