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甄氏:不该后悔的爱(1)

[人物小传]:甄氏,三国时期魏文帝妃子。初嫁给袁绍之子袁熙,袁绍兵败被俘后,又嫁与曹丕。后因谗被曹丕赐死。

[君子心语]:她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一生,到头来机关算尽一败涂地,但是那灰暗的一生里面,曹植的真情如流星划过天空,人生就是经历,权贵易逝,人性永恒。

1.乱世求安

这个女人本来不怎么有名,那个时代英雄辈出,巨星灿若星辰。照理来说,她的光芒应该是看不见的,只是因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光辉诗作的女主角。

正史里她贤良淑德、工于心计,稗史里却多情善感、放达脱俗。显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女人。

甄氏出身官宦世家,是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像所有出名的女性一样,小时候就天人合一,传说多多。睡觉的时候,总仿佛有人拿着玉衣给她盖被;又有江湖骗子相完她的哥哥们,指着几岁的她说“此女贵不可言”。

那个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如果知道,那所谓的“贵不可言”不要也罢。

8岁,有人骑马嬉戏,姐妹们都好奇而登高去望,但是她偏偏不去。大人问她,她说:“这哪里是女孩家该做的事情?”很小的事情,却能看出她过于偏执的谨慎。她这辈子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自保。而她终生的悲剧,却是成也“小心”,败亦“小心”。

9岁识字,喜欢读书,用哥哥们的笔墨练字求学,但不是邓绥式的不安本位进取天下,而是为了防范。她这样说:“前人成败需要引以为戒,我不读书,从哪里知道?”

十几岁,正是兵乱饥荒的时候,老百姓没吃的,偏偏甄家谷仓富足,所以积蓄了很多珍宝。她这样告诫家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于是家人赶忙把赈济灾民,分粮于邻里。

14岁,哥哥去世,只有嫂子带着孩子,母亲对嫂子要求很严格,她这样劝:“嫂子少年守节,又只有一个孩子,应该对她晓以大义,待之如亲女。”言外之意,为了防止嫂子不安于室,应该对她好些才行。

某种程度上,这种过分的小心应归结于内心的惶惑与不安全感,也许那过于早慧的心灵,很早就悟到身逢乱世又是弱女的悲哀,所以事事小心,步步为营,处处谨慎。所求的,不过是一份安全与安定罢了。可惜,那是个乱世。

2.一见钟情

那个时代的红颜,容貌只是带来灾祸的根源。

她一直小心翼翼,却偏偏秀美绝伦,因此,割据一方的袁绍为二儿子袁熙聘她为妇。而袁家父子是怎样的人呢?当年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唯使君与操耳”,其他不足道。袁氏就属于不足道那类,虽然出身世家,拥兵百万,但是当年就是他瞎出主意让何进招来董卓,致使天下大乱;也是他想让小儿子继承家业,于是兄弟相争,让曹操乘虚而入。

乱世,其实是淘汰赛,他们父子都是庸人而已,所以很快就被诸多英雄淘汰出局。

聪慧谨慎的她,开始就先嫁给了这么一个家庭,这么一个男人。一个聪明出色的女人,可以嫁给郭靖,可以嫁给杨过,但是千万别嫁给庸才,他会活埋了你。甄氏嫁了以后才明白。

当初嫁给袁氏,是因为袁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割据诸侯,本以为万无一失,但是日夜相对无趣之人,寂寞空守,言语无味,一无所长,人生漫漫,何时尽头?她开始后悔了,于是做《塘上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