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6)

(4)不要讳谈学习日本。在当前的民意环境中,谈学习日本或许要冒一定风险的,甚至会遭到误解。正是因为这样,才反映了我们认识日本上的又一大误区。日本民族是全世界最擅长学习的民族之一,日本在古代学习中国,在现代学习西方,一旦开始学习,日本人总是全身心投入,去掌握对方先进文化的精髓和要义,甚至掌握对方的弱点。日本学习我们那么多东西,并反过来要超越和战胜我们,我们为什么要讳谈学习日本?日本好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学习,不仅要学习,还应该全面地去了解、研究日本,在国家财政状况允许下,我们应当多加投入,培养全面的知日派和日本研究专家,建立专门的日本研究机构,全面收集日本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意调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日本研究分析,充分做到认识日本,了解日本,研究透日本,才有可能谈得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东亚的历史与今天

综观中日两国历史,在19世纪中国急剧衰落之前,中国多年间是东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主导性大国,日本跟中国相比不是等同量级的对手。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同时被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国门,几乎也在同一时期双方都进行改良革新(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成功的革新迅速加入西方列强的行列,并于1894年击败中国。以此为标志,东亚数千年来以中华为核心的朝贡体系被打破。而我国则开始进入了更加多灾多难的历史,不仅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还受到近邻日本的欺辱,日本侵华的残酷程度远超过其他任何西方列强,为我们民族留下了苦难深重的集体历史记忆。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为标志,东亚历史进入了日强中弱、日升中衰的局面,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平衡局面被正式打破,整个亚洲都笼罩在日本军国主义崛起的阴影之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迅速从废墟中崛起,从一个被击败的军事帝国转而成功地跃升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1952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仅占英国和法国的1/3,10年后的1962年其GDP就超过了法国,1967年和1968年则先后超过了英国和德国,从此长期稳坐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强权的宝座。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咄咄逼人地在全世界发起攻势,"日本天下第一"、"亿万国民皆为中产阶级"、"日本经济殖民美国"的口号喊得满天响,西方媒体也惊呼"日本人来了!"。关于日本崛起、日本强大和日本威胁甚至是日本经济征服世界的报道不绝于西方媒体,日本人的信心也空前地爆棚。同一时期中国也结束了百年内乱,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中国人的凝聚力大大加强,拧成了一股绳,中国既不依赖前苏联,也不依赖美国,独立自主地成为世界政治中的一极。但由于计划经济的严重僵化失灵,中国的闭关锁国,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将中国带入了十年浩劫,中国虽然成为令世界尊重的一支独立自主的重要政治力量,但在经济和科技水平上和日本的距离被大大地拉开了。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东亚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那就是日本崛起为经济、科技强权,中国在有限的国力下也成为世界政治中仅次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极。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采取了改革开放的国策,揭开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序幕。1990年日本的经济扩张的势力达到顶峰,然后就经历了痛苦而又漫长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经济快速增长背后隐藏的许多泡沫被一一戳破,经济结构性危机全面爆发,日本人的信心大大受挫,悲观失望的情绪在日本蔓延。而中国在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宏观经济取得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热在全世界发烧,可以说是热浪滚滚,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身在德国,长期接触德文媒体和英文媒体,也长期在夜校教授业余中文课,以亲眼所读和所见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是如何一年一年越来越引起西方世界瞩目,中国热是如何在西方社会扩展开来的。特别是近两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大大增加,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经济的世界性意义已成为西方媒体的重要中心话题之一,相对而言日本在西方媒体中被报道的数量远远不及中国。中日两国的位置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发生了巧妙的互换,中国仿佛就是20年前的日本,只是中国是以13亿人口在崛起,其历史意义将远远超过日本崛起。笔者在刚刚参加的一场在英国的学术讨论会上听到一位英国教授说:"现在(在英国--笔者注)日本学生都在抱怨没有人再关心日本,大家谈论的都是中国。"这种现象不光发生在英国,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情况也是相同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