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固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咽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年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之广,万机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这段史料转载过来,是因为它是有关赵光义身世之谜的唯一一段正史记录。后世的许多猜测和批评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宋史纪事本末》、《续资治通鉴》及《续资治通鉴长篇》虽然在言语上有所差异,但基本史实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根据这段话大致可以勾勒出病榻之前的情景:
杜太后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将宋太祖、赵光义和重臣赵普三个人召集到病榻前。杜太后直接问宋太祖赵匡胤:“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吗?”宋太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杜太后再次问他。他这才说:“我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全靠先祖和母亲您的功德。”杜太后显然不认可这样的答案。她说:“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周世宗死的时候让自己的幼子当皇帝,给了你可乘之机。如果当时后周在位皇帝是一位成年的英主,天下还会是你的吗?”顿了顿,杜太后说出了核心想法:“你死了以后,要将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光义。天下之大,政务繁重,只有拥立长君才是社稷的福气啊。”宋太祖当时点了头,说:“我一定照母亲说的办。”于是杜太后回过头命令赵普:“你记下我的话,不能有违。”赵普就将母子之间的约誓忠实地记录在纸上,并在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杜太后将这份契约锁在金匮中,命令忠厚谨慎的宫人掌管。
《宋史纪事本末》专列了《金匮之盟》一条,记载的杜太后的话更加具体:“汝百岁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意思是说: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给幼弟赵光美;赵光美死后,再将皇位传回到赵匡胤一支,由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继承。
所有的资料都记载,宋太祖对这样的权力转移方案都没有反对。
我们分析杜太后作出这样安排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她在病榻上说的是为了防止赵家的天下被他人夺取,是为了让年长的皇帝更好地处理繁重的政务。但还有一条原因杜太后没有说,那就是她对自己儿子的爱。杜太后对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非常喜爱,非常放心。她希望皇位能够在三个兄弟及其子孙之间流传。这样,天下肯定就是赵家的了。因为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能够避免其中一支绝嗣造成的继承危机,也可能保证继承者的能力。在杜太后看来,自己临死之前为北宋王朝找到了糅合亲情和权力的皇位继承途径。
但是在现实政治中,杜太后这样的安排几乎是“天方夜谭”。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如何能够保证子孙后代都严格按照这样的安排传递皇位?如果在位的某位皇帝破坏了这样的安排,又有谁能够制止他?如果亲情被现实的权力欲望所打败,这一环扣一环的权力转移链条又如何能够维持?执行得不好,杜太后的一片好心反而可能成为动乱的原因。杜太后在历史上有记录的两段对话显示出她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但在临终前她将感情与政治混淆了起来。她试图寻找到一条二者和谐发展的道路,却使之后的皇位传承增加了更多的复杂性。
因为“金匮之盟”身上带有的明显逻辑缺陷,更因为“金匮之盟”的最大得益者是赵光义,因此从宋朝开始就有人置疑它的真实性。后世的许多人认为,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而伪造的杜太后遗命。但是不管对“金匮之盟”真实性的争论如何发展,“金匮之盟”对北宋初年的政局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