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无一日不读书:落榜(1)

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立身的信仰与信念分不开的。一个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强大,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强大。

但我们知道,曾国藩原来也只不过是个资质普通的孩子,至于说他少年天资聪颖那些话,大凡名人出名之后,都会有这些附会传言,事实上一般人的资质都差不多,真正的天才哪有那么多?

那么,这样一个资质普通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自身强大的信念与信仰来的呢?

这都要从曾国藩的“高考”生涯说起。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高考,有句流行语,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候大学教育还未扩招,还是所谓的精英教育,大学生还号称是时代的骄子。而高考,平均八九个考生,才能录取一个。当时的竞争,也还是很残酷的。可比起古代知识分子所参加的科举考试来,这种残酷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今的高考,要论源头,应该是起源于古代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则起源于隋代。虽然隋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有分科举荐人才的措施,但科举考试这个惊人的创意,要论版权或专利来说,还要归功于那个虽然荒唐透顶但也惊天动地的隋炀帝杨广。

自隋炀帝设进士科通过考试这种形式选拔人才以来,科举考试就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直到现在,我们的人才选拔还是延续着这种模式。

科举发源于隋唐,但完善乃至发展到高潮是在明清。明清的科举考试要比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还要难上几百倍。

当时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是各省举行的,难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考中的叫举人;乡试的第二年考会试,会试是全国统一的,难度相当于考硕士,考中的叫贡士;最后一级殿试,是最高级别,所以相当于考博士,考中的就是进士。

三级科举,一年一年轮着来。像乡试这种入门级别的考试,三年才轮得上一次,而且考中的比例远比现在低很多。所以古代科举于知识分子而言,可谓折磨死人。有名的“范进中举”就发生在清代,不过才考过最低一级的乡试,只拿了个举人,就已经熬到了五十多岁,就已经熬疯了。

另一个比范进还不如的典型,就是曾国藩他爹。他爹名叫曾麟书,别说参加科举的乡试了,就光一个取得乡试的资格,也就是考秀才,一连考了16次也没考上。好不容易在第17次,总算考上了个秀才,曾麟书也实在考不动了,因为他这时候都43岁了,儿子曾国藩都二十多岁了,所以他就不考了,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

曾国藩说起来还是比较幸运的,他23岁考上了秀才,比他爹整整早了二十年,然后参加乡试,又中了举。这一下曾国藩信心大增,当年,他就意气风发地从湖南赶到了北京,提前了大半年到京,准备参加第二年才举行的会试考试。 

因为曾国藩出身农民家庭,家里也不是非常富裕,所以虽然是凑足了钱来的,但到了北京,也还不敢随便找个上星级的饭店住。那么他住哪儿呢?他很聪明,找了当时的一个“驻京办”去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