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并没人听他的,大家只顾着回头逃命。
据说这位书生督战的曾国藩还真不是吃素的,他手起剑落,刷地就斩了一个跑在最前面的士兵。这一下,大家都一愣,想不到他还真是说杀就杀。但所有人也就只是愣了一下,然后还是没人理曾国藩,“哗”的一下又往回跑。
曾国藩再接再厉,手起剑落。可问题是,接下来一个也没斩着。
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他站在令旗边上,说过令旗者斩,大家一看,跑还是跑,但都绕着令旗跑,都不从他身边过,而曾国藩一介书生,舞文弄墨擅长,舞刀弄剑勉强,斩着一个纯属偶然,等大家有了准备,他就一个也斩不到了。前面湘军乱成一团,后面太平军虽然人不多,但还是喊杀震天地掩杀了上来。这一下大势已去,再守在令旗边,曾国藩只能一个人对抗太平军了。所以手下看情势不好,赶快把曾国藩拖上了战船。
靖港一战,曾国藩初出茅庐,却被杀得大败。湘军还在撤,太平军还在追,曾国藩神情木然地坐在船头发愣。手下看他这个样子,谁也不敢跟他说话。曾国藩愣了半天之后,突然立起身来,一声不吭,往前走了两步,然后扑通一下,跳水里去了。
这时候刚好是三四月份,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而且仗还没打完,所以肯定不是为了下水游泳清醒一下。那曾国藩干嘛跳水呢?很简单,他羞愧难当,情急之下,要跳水自杀了事。
我们说,是真英雄,自然会临危不惧;是真豪杰,自然会百折不挠。这曾国藩才打了第一仗,不过小小地败了一仗,突然就想不开了,就要寻死觅活,这气量,这胸襟,怎么也不算大吧。
后来,手下人七手八脚把曾国藩从水里捞了上来,当时的曾国藩,惨相十足。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后来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遗属,处分后事,将以翼日自裁。”(李元度《铜官感旧集》)就是说曾国藩被捞上来之后,浑身湿淋淋的,头上还有水草呢,让他换衣服他也不换,让他吃东西他也不吃。好不容易移师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扎下营来,手下都劝他想开些,可曾国藩呢,自己又写了份遗嘱,准备找个地方,还要再去跳水,还要接着自杀。
你说不就打了个败仗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不拘小败,至于这么寻死觅活吗?所以后来左宗棠还写过文章,专门嘲笑曾国藩的自杀实在是没有大将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