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采取和落实一系列重要措施。首先,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提高学生素质,教师是关键。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影响甚为巨大。教师应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不仅仅把业务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更把思想作风、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科学教育的人文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专文论述。在这里,我只想强调,作为理工类课程的教师,应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孔子是教育高手,颜回对孔子教育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尖锐批评只知应付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不能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师:“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孔子大力提倡“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育,要学生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我们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十分重视进一步创造条件,让教师得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改革教学体系与内容,加强基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应该说,普通大学的教育还是为了给高层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更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而绝不能理解为只是“学以致用”。孔子就明确提出,“君子不器”,“大道不器”,“博而后约”,坚决反对学得太窄,学得太专,学得死板、凝固而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孔子的教育是“六艺”。美国MIT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修完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每门课9个学分,共计72个学分。其他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也有类似规定。应该充分看到,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仅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孔子早已看到素质与知识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因此,下决心改造现有的过分功利化的教学体系与内容,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鉴于前述原因,当前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中国历史文化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从今年起,我校所有在校学生,都要进行不同水平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校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没有民族的语言,没有民族的人文文化,实际上就没有这个民族;一个民族亡了自己的文化,就将万劫不复。
毫无疑问,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文科必须加强科学教育,充分吸取现代科技的成果,开设系列科技课程,改造文科教学内容与体系,但这绝不是要将文科来个科技化。文科要按照文科规律办,然而文科学生应该学习与了解现代科技有关的基本知识、思想方法,掌握有关科技手段,保持同现代科技密切的联系,提高这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