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

大家做了很多工作,先生才勉强同意,但前提是事情一定要办得简单,出版后对大家、对工作要有好处,只出选集,选几分之一乃至十几分之一出版就足够了I为此,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尊重先生的意愿,尽量将事情简化,并分为四个部分结集出版,分别是科技类文选、教育类文选、诗词及有关论文选,以及散文、序、书信选。按照我们的计划,准备在四年左右,即先生八十华诞前后出齐。

按此计划,去年9月出版了《杨叔子槛外诗文选》,选编了改革开放30年间(1978年至2008年)诗词200首和有关的诗教论文7篇。这本今年11月即将出版的《杨叔子教育雏论选》,选编了从1981年至2010年30年间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90篇。

在收集整理先生有关教育教学论文时,我们从有关资料中,特别是从《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29卷12期所发表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一文中,才深深感到先生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方面所付出的劳动,并不亚于先生在机械工程科学技术方面所付出的劳动。上述论文对我国内地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15种重要学术期刊在1998年至2007年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选出在此期间在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先生位居第4;论文总数54篇位居第3;h指数位居第5,论文总被引频次912,篇均被引频次18。我们还检索了有关资料,论文中他引频次最高的是在《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发表的《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此文2001年为《新华文摘》第6期详细摘载,至今年10月,他引频次已达278次;

还有,他有关教育的论文已为《新华文摘》转载或摘载10篇。这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但我们知道,这些工作都是先生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上去了才完成的,这不知用了先生多少节假日,花了先生多少心血!想到这些,我们无不感到先生的心与我们的心永在一起,与人民教育事业永在一起!

在收集整理先生有关教育教学论文的过程中,大部分作为高校教师的弟子,大都没有完整读过这些论文,不仅深感遗憾,而且深深内疚。其实,我们也是想借这次出版机会,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些论文,同时结合学习最近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思考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思考一下作为高等学校中的教师如何为自己合理地定位,如何教书育人,如何治学,如何处理育人与治学的关系,即如何为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定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