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 第一章(7)

罗马人很清楚军队的缺点,那就是仅依靠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不讲求战斗技术和用兵法则。在拉丁语里,“军队”此字就是借用“操练”的原意。军事训练是达成纪律要求最重要而不可间断的目标,新征入营的弟兄和年轻士兵,在清晨和傍晚要不停操练,老兵即使完全学会也要每天复习,任何人不得以年龄或已熟练作为借口。部队在冬营时就架起宽大的棚屋,即使天候恶劣也不会中断训练。要是仔细观察便可知,在模拟作战中使用的特定兵器,比起实物要重一倍。本章目的不是要详述罗马人的操练,我们的重点在说明,罗马人已完全领会到如何能增强体力、使四肢灵巧和让动作优美。他们不断教导士兵行军、跑步、跳跃、游泳、负重,及操作各种兵器,无论在攻击、防御、远战和近战中都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而且知道组成各种阵式,甚至要求以皮瑞克(Pyrrhic)战舞[译注] 皮瑞克战舞承自希腊传统,是全副武装男子或儿童跳的舞蹈,用于军事训练。的步伐,按着笛号的声音行进。即使在承平时期,罗马军队仍然熟悉战阵之事。古代有位希腊历史学家曾和罗马人兵戎相见,他深有所感地写道,就罗马军队而言,只有流血才能分辨出是战场还是训练场。有才干的将领,甚至皇帝本人,都把训练当成政策来推行,经常亲自督导或担任示范,以鼓舞大家学习这些军事科目。哈德良和图拉真虽贵为帝王,仍纡尊降贵来教导无经验的新兵、鼓励训练有功的人员,有时还亲自下场较量一番,战技和体能的优胜者能获得奖赏。在这些君王统治下,栽培将校的兵法素养获得极大的成就,只要帝国能够保持强盛,军事训练就会被尊为罗马纪律中最完美的典范。

五、罗马帝国的部队编组

九个世纪的战争使军队有很多的改变和进步,波利比阿(Polybius)所记布匿(Punic)战争[译注] 罗马和迦太基(Carthage)之间的三次战争,第一次从公元前264年到241年,双方争取海权,罗马获胜得到西西里;第二次从公元前218年到201年,是汉尼拔(Hannibal)和西庇阿(Scipio)的陆上争雄,迦太基战败,失去西班牙和整个地中海;第三次从公元前149年到146年,罗马入侵阿非利加,迦太基遭到毁灭。年代的军团,与使凯撒赢得长胜令名的军团,以及保卫哈德良和安东尼君主政体的军团,在实质上已经大不相同。帝制时代的军团组织,主要战力是重装步兵,编成十个支队和五十五个百人队,分别由相当数量的军事护民官和百夫长率领。第一支队负责保管军团的鹰帜,编制人数一千一百零五人,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个个都是忠贞勇敢、战技精练的战士。其余九个支队各有五百五十五人,全军团共有重装步兵六千一百人。他们使用的兵器非常制式化,与所担任的职务完全配合,戴一顶有高耸冠毛的头盔,穿着胸铠或者锁子甲,腿部有护胫,左手执一面遮住全身的椭圆盾牌,正面微向内凹,四呎长二呎半宽,用木头做成外框,上面蒙牛皮,夹上铜片增加抵抗的强度。除了带一枝轻矛,军团士兵的右手紧握无坚不摧的投矢,也就是沉重的标枪,大致有六呎长,装上十八吋三角形尖锐矛头在波利比阿(公元前2世纪希腊史学家)的著述中,提到轻矛的铁质矛头看起来比较长,到了维吉提乌斯(Vegetius Renatus Flavius,4世纪罗马军事家)那时候已减短到一呎甚至九吋长,所以我取的是中间的长度。,因为在十到十二步的距离内,只有投掷一次的机会,所以无法与现代的火器相比。但是从训练有素、技术高明的士兵手中全力投掷出来,骑兵不敢贸然冲入,任何盾牌和甲胄也挡不住致命一击。罗马人只要投射标枪以后,就拔出佩剑一拥而上与敌军短兵相接。这种兵器很像西班牙军刀但是刀身较短,双面开刃,经过淬火,非常锋利,不论是砍劈或刺戮,用起来都很得心应手,教导士兵多用刺和捅的动作,一方面自己的身体不致暴露,再则对敌手造成的伤势也更为严重。军团通常排成八列的纵深,行与列之间保持三呎的距离。部队即使作战正面过长,或者发起迅速的冲锋,都习惯于这种散开的阵式,可以因应作战情势的变化和指挥官的调度,准备各种适当的部署。士兵有自由的空间运用武器,行动不受妨碍,留下足够的位置,使得增援的兵力可以接替精疲力竭的战士。希腊和马其顿(Macedonia)的战术与此完全不同,他们主要战力是十六列执长矛紧密靠在一起的方阵[译注] 方阵有各种不同的阵式,纵深从四列可以多到二十五列。最有名的是马其顿方阵,由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创立,最初是八列,后来成为十二到十五列的纵深,士兵执十八呎的长矛。。经过实战考验后,立刻就知道方阵远非军团的对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