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 第一章(1)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98 )

基督纪元2世纪罗马帝国据有世上最富饶美好的区域,掌握人类最进步发达的文明。自古以来声名不坠而且纪律严明的勇士,防卫疆域辽阔的边界。法律和习俗虽然温和,却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逐渐将各行省融合成为整体。享受太平岁月的居民尽情挥霍先人遗留的财富和荣光,共和体制的形象,从外表看来受到尊敬和推崇,国家主权似乎仍旧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实际上执政治国大权则已全部授给皇帝。这段大约八十年的太平盛世,有涅尔瓦(Nerva)、图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和先后两位安东尼(Antoninus)皇帝,他们均能以才治国,以德抚人。在本章及以下两章中叙述帝国的声威,从而可知自马可·安东尼(Marcus Antoninus)崩殂后,国势如江河之日下,陵夷满目以至于万劫不复,此一重大变革于当前世界各国记忆犹新。

一、奥古斯都在位时的罗马帝国

罗马对外重大的征讨作战,均在共和时期完成。后继各朝皇帝一般而论都能秉持元老院的政策,对于历代执政官发挥旺盛的企图心,领导尚武精神的人民赢得的领土,大致都能感到满足。罗马建国最初的七百年中,傲世的战功获致应接不暇的胜利,到了奥古斯都(Augustus)当政,才放弃吞并世界的雄心,用稳健作风主导政策,并且将这种精神在公众会议中表露无遗。因为禀赋和环境的影响,奥古斯都养成爱好和平的习性,同时也不难发觉罗马已处于巅峰状态,虽然毋须畏惧战争,也不必把一切军国大事全部诉诸武力解决。此外,远地作战的艰苦情势与日俱增,使得胜败未能预料,战争所导致的后果,是愈来愈多的动乱与愈来愈少的利益。奥古斯都有丰富的征战经验,更能印证他的看法,在经过深思熟虑的评估以后,确信以他审慎的作风,对于无法制服的蛮族只要稍做让步,仍能保持罗马的安全和尊严,所以不必让他的臣民和军队,冒着帕提亚人(Parthians)[译注] 帕提亚人即我国唐朝称之的安息人。的矢石再度交战,宁愿签订保持颜面的条约,让对方归还克拉苏(Crassus)所失去的鹰帜和被俘的官兵迪翁·卡修斯(Cassius Dion Cocceianus, 150 ,罗马的行政官员和历史学家)的《雷玛(Reimar)评注》,对罗马人爱好虚荣心的记载很详尽,提及在安卡拉(Ancyra)的石碑上刻着奥古斯都的《功业录》,上面说明奥古斯都迫使帕提亚人归还三面军团鹰帜。。

奥古斯都当政初期,有将领主张要把埃塞俄比亚(Aethiopia)和阿拉伯·费利克斯(Arabia Felix)[译注] 阿拉伯·费利克斯在半岛最南端南也门的位置。纳入版图,他们千里行军到达南部热带地区斯特拉博(Strabo,1世纪希腊史学家和地理学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C. Plinius Secundus,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著有《自然史》)和迪翁·卡修斯对此次战争留下让人不敢置信的情节。罗马人占领阿拉伯·费利克斯的马里阿巴(Mariaba),这个城市在东方很有名气,军队经过三天(时间之短,有如天兵天将)的行程就抵达盛产香料的国家,这也是他们入侵的目的。,炎酷的天候击败入侵的罗马军队,使得僻远地区不谙战争的土著免于刀兵的灾祸。欧洲北部的国家并不值得劳师动众去征服,日耳曼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居住着孔武有力的蛮族,他们为了自由宁愿舍弃生命[译注] 罗马人发起很多战争,都是为了掠夺敌国的财富和捕捉占领区的人民鬻卖为奴。日耳曼人的个性倔强,宁死不愿为奴隶,所以征服以后无利可图。,在和罗马人初次接触,似乎是屈服在军团的优势武力之下,等到背水一战,却又能奋勇求胜,重获独立自主。这使得奥古斯都感到气数态势的变化难以预料,一直耿耿于怀塔西佗(Tacitus, Gaius Comelius,1世纪罗马史学家)的《编年史》第一卷记载着瓦鲁斯(Varus)被杀以及丧失三个军团,据说奥古斯都无法接受这个悲惨的信息,整个人的性情大变。。奥古斯都崩殂后,遗嘱在元老院公开宣读,给继位者留下极珍贵的指示。罗马帝国疆域西到大西洋、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南到达阿拉伯和阿非利加[译注] 阿非利加即今日的利比亚西部和突尼斯。的沙漠,把大自然的地理限制当做永久的防线和边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