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数字戏法欺骗(1)

第二章

非黑即白过度单纯化

媒体在报道某物质的“危险性”时,常常不问“剂量”,而是借助改变单位来制造恐慌。科学记者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报道结果往往以偏概全,让人难以一窥事实全貌。本章一开始,我想考大家一个题目。

假设有一个房间,里面摆放着一只保险箱,保险箱被牢牢地锁上,箱中稳稳地放着一罐氰化钾,其容量足以致1万人于死地。

保险箱旁边有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一瓶4升装的威士忌,其酒精含量为40%(日本国产威士忌正好有这样的大瓶装)。

我想请问,这里的氰化钾和威士忌哪一个比较危险?

大多数人应该会说是氰化钾,但它明明被锁上了,如果没有钥匙,开不了保险箱,它根本不具任何危险性。

可是,那瓶威士忌却是唾手可得。尤其酒量好的人,一定会忍不住想品尝几口。一小杯下肚,肯定心旷神怡。但若一口气强灌1升,哪怕酒量再好,恐怕也小命难保。因为酒精(乙醇)的致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5~8克。而4升的威士忌,理论上足以致4个人于死地。

接着再请问,如果,某人持有保险箱的钥匙进入房间,氰化钾和威士忌哪一样比较让您担心?

这段比较氰化钾与威士忌危险性的问题,其实是日本岛根大学副校长、研究农业环境影响的山本广基教授为我举的例子。山本教授每次在对一般大众演讲时,都会利用这个范例说明化学物质的危险性,亦即化学物质的“风险”会因本身的剂量多寡与使用状态等条件,而产生相当大的变化。山本教授在演讲中也会借此呼吁“大家千万不要听到是氰化钾而恐慌,而要试着评估‘风险’的大小”。会场内通常多半是老年人,但每个人都会当场点头表示理解。

身在现代社会,许多情况我们难免要用到酒精或氰化钾,而学者处理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时,一定都会小心翼翼,甚至于考虑是否该选用保险箱,而即便上锁保存,使用时也一定会评估安全、正确的用量。

然而,当前的媒体却处处充斥着诸如“因为可能致人于死地,所以酒精不好”、“因为氰化钾有毒,所以就该怕它、避开不用它”之类的煽动报道。

别被数字戏法欺骗

最典型的状况是,根据动物吃下大量食品添加剂的急性中毒试验结果,媒体大肆报道:“吃下某某之后,大、小老鼠的健康随即受到威胁,并且迅速死亡。可见某某是种危险物质。”

1999年出版的日本畅销书《绝不可买》中便使用了类似的戏法。前述试验,其目的应该是为了确认食用后多久开始影响健康,也即多少“剂量”才会导致动物死亡。如果换算成人体,一天至少要被强迫吃下几百克才可能致死。

然而,真正加入食品中的,仅是极微量的食品添加剂,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延长保存期限或提高食品品质。强行喂食动物所导致的结果,根本不能与现实中的使用状况混为一谈。

如图所示,微量的化学物质并不会对生物体造成影响,除非超过一定的剂量,影响才会渐强。而且,影响绝不仅只一种,倘若大量摄取,在许多方面都可能出现状况。因此,将化学物质当做农药或食品添加剂使用之前,一定得针对各种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多种试验,以确定其安全用量。

确定安全用量的方法稍显琐碎,但是既然要谈化学物质的是非,就绝对少不了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下我尽量简单说明。

首先,我们必须通过许多种动物进行“动物试验”,确定出一个生物体完全不受化学物质影响的“量”,亦即所谓“无明显危害影响剂量”。只要低于这个剂量,即便每天摄取或吃上一辈子,健康也不会受到影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