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是陕西延安柳树涧人。父亲是贫农,受尽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所以他从幼年时生活就极为困苦,甚至无处存身。他曾经一度当兵,又因性情暴躁,得罪上官,虽然主将陈洪范看他相貌魁伟,赦免了死罪,但还打了一百鞭子。因之他对于地主统治阶级的仇恨很深,报复起来自然也更重。又兼着他的性情狭隘,不能与人合作,是个气量不甚恢弘的人物,但同时也有优点:他十分勇敢坚强,那种百屈不挠,始终不与恶势力妥协的精神,是有着肯定的作用的。由于这种思想,支持了他一生的行动,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些偏差。如在湖广四川确实杀了不少贪官污吏和地主劣绅,但对于老百姓,却是没有多所杀戮,甚至绝不"杀及无辜"刘继庄:《广阳杂记》。。但统治阶级的文人们就加以诬蔑附会,甚至于把清军进入四川的大屠杀"庐舍灰烬,人烟杳绝"都写在张献忠的账上,这与事实是毫不符合的。
张献忠被鞭责之后,就于一六三○年(崇祯三年)参加了农民起义运动。在农民军中,他的资格最老,当王嘉胤率领三十六营时,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及至农民军攻下凤阳,高迎祥、李自成西还;张献忠率师南下庐州,西入湖北。由于农民军势力的分散,一六三七年高迎祥在陕西做了壮烈的牺牲,农民军由盛大而暂时趋向低潮时期。那时明廷派杨嗣昌、左良玉等集中兵力作全面的围剿,又用挑拨离间的阴谋,从事招抚。一六三八年张献忠刚由湖北襄阳向四川进发,走到谷城,受到明军的包围,为了保全实力,暂时"受抚"。他看到官军的贪污腐化,更激起他对统治阶级的憎恨。他休息不到一年,于一六三九年(崇祯十二年)就乘机而起,突出重围,在罗猴山大败官军。从此在长江流域发动起来,与北方李自成的军队,分头作战,获致了辉煌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