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交生涯(2)

出国要带自己国家的手表

春天闹饥荒,糠是珍稀食粮。平日里无蔬菜吃树叶。父亲在山里打游击,偶尔回家看望大家,几岁的哥哥见到他就哭,泪流满面地要爸爸带回一点糠回家。饥饿的年代能填饱的只有回忆,我记得自己吃过杨树叶、榆树叶、槐树叶……新中国成立以后,家乡的生活才有了好转。父亲被调到北京市工作。我和哥哥姐姐于1952年随妈妈来到北京。三个来自穷农村的孩子从此上了小学、中学和大学。

山沟里穷农民的家庭出了三个大学生,这在旧社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196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这一年,我高中毕业。本来想考一所理工大学,学习军事科学。为了培养外语人材,教育部于这一年在全国选派了几百人到国外留学。我很荣幸地被派到丹麦学习当地的语言。

当时我们这些学生刚随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多数又瘦又黄,未出过远门。国家领导人说,我们国家虽然困难,但出国前要让这些孩子们吃胖一点,到全国重要城市看一看。三个月的集训期间,我们先后到上海和沈阳参观了自己国家造出来的万吨轮船和万吨水压机,看到了国产的战斗机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了不起的建设成就。

我们伙食标准很高,每天1.2元,相当于一般老百姓一周的伙食开支。由于往日肚子里的油水太少,每逢集体就餐,饭菜一上来,大家就如同风卷残云般,瞬间扫光。集训结束了,准备出国了,大家的面色也好看多了。

我来自山区。父亲一个人要养活全家五口,生活也不容易。但他却花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块上海牌手表。他说,出国要带自己国家的手表,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咱们中国人。

我的外交生涯

丹麦是当时少数几个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办理各种手续比较顺利。那时交通不便,我们只能乘坐火车先到莫斯科,再转车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火车上一共度过了十天十夜。未曾出过远门的我第一次出国。年轻的血液里对一切都澎湃着新鲜好奇。同行又有几个同学相依相伴,故一路并无枯燥感觉。我在10月初抵达丹麦,没过几天,世界上就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国成功试爆了一颗原子弹!一些外国人士纷纷向我们表示祝贺。当地华人对我们大使馆的人说,中国人心里感到硬气了,走起路来腰也更挺直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