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官渡:曹操的最后一站

人类对语言及字眼的运用早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同样一件事,换上个不同的字眼,那感觉立时便不同了。

写史的人用字很高明,一个字就能使一场军事行动味道全变了,比如:《三国志?魏书》中记载的曹操放弃阳武,退守最后一道防线官渡,这时的袁绍大军已经把前三道曹军防线:白马、延津、阳武全部占领了,《武帝纪》是这样用字的:“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撤退的曹操是“还”军,进攻的袁绍反而是“保”阳武。绝吧?乍一看真难清楚是谁在进攻谁了。

连折两员大将,袁绍伤痛之余也接受了教训,那就是决不再分散兵力,亲提十余万大军全部渡过了黄河,部队稳步推进,步步为营,使得善于机动作战的曹军再无战机可觅。曹操只得率军步步退守,现在退到了许都的门户官渡,已经退无可退了。

而袁绍依仗兵多粮足,实际上是连摧曹军三道防线,虽然从战术角度是失利两阵,但战略部署上无疑获得了成功:曹军取得大胜的两地,现在已成为袁军的后方,大批的军粮以及各种战争物资现在可以畅通无阻地运往前线了,而且以冀、并、青、幽四州之地的粮赋,供应前线十余万人马的军需,那当然是绰绰有余。

曹军则恰恰相反,不足四万人的步兵,能用于机动的骑兵仅两千六百余骑,而且必须死守一处关隘官渡,兵力无从展开,军粮的运输线路唯有许都至官渡一条,虽然距离近了许多,但关键是许都的存粮并不多。

更要命的是运输也不易了,已经发现有袁绍的骑兵部队不知从哪里渗透了进来,正在骚扰劫袭运粮部队,曹军却无力护路,因为官渡马上就要面临袁绍志在必得的强攻了。

袭扰曹军粮道的骑兵是袁绍派出去的,袁绍的越骑司马韩荀率一千精骑从敖仓以西偷渡了黄河,越过了嵩山,目标就是切断许都与官渡之间的粮道,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

曹操屯田已经五年,怎么粮食反而缺乏了?这里另有原因,曹军的主要屯田地区是豫州的汝南,偏偏原汝南投降的黄巾军刘僻、龚都等部趁曹操与袁绍在北境相拒时重新叛乱,屯户们多数附从,军粮基地现在已经成了敌军的根据地了。

这还不算,以前不过是一帮散兵游勇,对后方还形不成什么威胁,现在不同了,据确凿情报,那可恨的刘备竟然带着袁绍的正规军,出现在了刘僻的军中,从进兵势头看,竟然是瞄向了许都!这还了得?

这是袁绍为曹操准备的第二支奇兵,刘备素有仁义之名,在下层农民甚至黄巾余寇中有相当的号召力,让刘备去联络刘僻、龚都等人,的确是物尽其用,只不过刘备自己的部队实在是太少了,原来被曹操打散了的溃兵虽然聚集了一些人,但真能作为主力上战场的仅有赵云从老家带来的几百人。

有多大能耐就去做多大事吧,本来就是发动群众在曹操的后方闹革命的。正是:事情成功了当然是决策者的功劳,袁绍得意;失败了肯定是做具体工作的办事不力,于袁绍也无损。

这袁绍的一正两奇三支部队的确厉害!曹军主力于官渡前线应付袁绍的十万大军尚自吃力,又怎有余力对付韩荀精骑对粮道的骚扰、刘备部队对许都的侵袭?这三招恰如三只饿狼同时扑向一只护羊犬,刘备拖尾,韩荀袭腰,袁绍则是张开了血盆大口猛咬向头部,眼看曹操的厄运就要来临了。

不仅如此,又一个令曹操心烦意乱的消息传到了官渡:刚在白马立了大功的偏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趁回许都晋表谢封的机会,留下了曹操所赐予的所有封赏,叛逃向了袁军!并且给曹操留下告别书信,还带走了刘备的家眷妻儿。

众将军无不义愤填膺,建议曹操趁关羽与刘备妻小尚未渡过黄河,立即对其进行截杀,以儆效尤。曹操长叹:“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史书记载有时候的确不大公平:关羽叛曹重归刘备,历代文人墨客都对其大书特书,赞其忠义,以致关羽死后被封神封帝,名彪千秋;而此时的曹操何尝不是在仗义放行?但大家对此都略过不提,有些戏剧、评词作家甚至还曲义歪解,说曹操心怀叵测,先欲毒酒送行,后又想骗关公下马擒之,只是由于畏惧关羽勇猛,才无奈作罢。

其实现在的曹操还面临着一件大事,江东的消息已传到许都,那勇冠天下的孙策遭刺客袭击突然暴亡。若在平时,对曹操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件幸事,但现在不同了,没有了孙策就等于失去了荆州刘表背后的牵掣,刘表会不会趁机举兵南下,从背后给曹操的许都一个重击?

一旦如此,曹军便即将陷入灭顶之灾,曹操大半生的苦心经营也将付之东流,欲寻三尺葬身之地也将不可得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