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运动

威廉·卡内基和他的妻兄小托马斯·莫里森热情地承担起宪章派的义务,这对安卓产生了很大影响。1833年以来,玛格丽特的长兄托马斯一直是市镇委员会成员,被人们昵称为"委员"。他继承了家族的激进传统,很快就在伦敦工人协会邓弗姆林分会中发挥领导作用。同其父一样,他在对公众进行演讲时态度慷慨激昂,人们不禁将他视为一个强有力的、有时甚至是有超自然外表的幽灵。他总是伴随着一根"如同电线杆"一样巨大的手杖敲击街道的声音出现。他的身材精瘦,腰板挺直,总是身着一件很长的双排扣常礼服,头戴一顶烟囱状高帽子。因此,他的外形易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他那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浓密的胡须也会使台上那些反对他的演讲者感到惧怕。他还是一个意志坚定、头脑敏捷的质问者,丝毫不理睬演讲者的苍白呼喊"听着,听着,听着……"。保守的《邓弗姆林日报》将他的诘问斥为"最令人厌恶的",谴责他居然"嘲笑人类内心最圣洁的感情"。安卓正是从托马斯那里继承了一种尖酸刻薄的幽默感,乐意使他的敌人晕头转向、彻底崩溃。

不羞辱敌人或没有遭到报纸谴责时,托马斯就做东招待英国其他著名的激进分子和宪章派人物。在这些人之中,有人赞成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宪章。他们是一些有暴力倾向的人,渴望着一场武装革命。虽然托马斯内心充满激情,却不赞同使用武力,而是相信和平的、合理的讨论将使事情发生改变。宪章派是一个缺乏实质内容的政治联盟。它的成员来自不同行业,目标各不相同。为了实现奋斗目标,究竟应当采用暴力手段还是和平手段?宪章运动内部在这一点上产生分歧。几十年之后的1892年,安卓在处理霍姆斯特德钢铁厂工人大罢工时也同样面临着武力镇压和和平劝服的两难选择。他将发现自己同助手们存在如此巨大的分歧,而迟疑不决最终导致一场悲剧发生。对未来的安卓而言,罢工是一件受到诅咒的事情。此时此刻,他的舅舅托马斯却对此表示支持,并帮助邓弗姆林工人成立罢工委员会,其目标是"进行罢工,停止生产物质财富,直到《人民宪章》成为法律"。停止物质财富的生产确实是一个对当局、地主和贵族有胁迫性的手段。军队由爱丁堡开进邓弗姆林,进行巡逻,禁止举行带有煽动性的集会。镇里拥护宪章的人们于是在附近的托利波恩集会,而汤姆·莫里森拄着自己的拐杖在讲台上发表讲演。

在许多次集会上,威廉就站在妻兄的身旁。他也逐渐成为一名言辞有力的演讲者。每当参加这种政治集会,安卓就设法穿过拥挤的人群去台前观看自己的父亲。为了宣传这场运动,威廉还提笔给《爱丁堡民主月刊》(这是一家新近成立的宪章派报纸,在1838年7月7日首次开始发行)的编辑写下一封内容大胆的信。他大力颂扬邓弗姆林的宪章派运动,声称已经有6106名市民在宪章请愿书上签名。他的结论是,"宪章运动在这里依然光辉灿烂"。尽管威廉抱有一种乐观态度,但是,在第二年春天,宪章派的要求在下议院以235票反对、46票赞成的结果被彻底否决。激进运动因而变得更加绝望。

当宪章运动在1838年勃兴时,安德鲁·卡内基尚未年满3岁。他并不明白这场斗争之后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成因。然而,这场运动在其父母心中所激起的兴奋却使这个男孩感到烦恼。卡内基的童年并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父亲每天要在织布机旁工作10或12个小时,而母亲要操持家务。卡内基家族和莫里森家族的人都投入大量时间筹划改革运动。一位爱好读书的人与别人合作,为广大纺织工建立了一个小图书馆。此后,威廉便把宝贵的几分钟空闲时间花在阅读报纸,以及月刊《本特利杂记》上刊登的查尔斯·狄更斯的最新小说,如《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克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