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破釜沉舟(1)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领导人曾试图再次回到古代:他们希望中国通过对外贸易富饶繁荣,同时又可以接受一个强大政府的领导。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邓小平深知,中国若想保持安定团结,闭关锁国绝不是长久之计,经济处于弱势的中国定会被别国觊觎。于是邓小平决定破釜沉舟,他认为通过对外开放,参与对外贸易,中国不会再因为内部矛盾而四分五裂。

沿海地区随即重新繁荣起来,并与世界强国密切往来。上海等沿海大都市凭借廉价的商品交易迅速累积财富,而内陆地区的贫困状况却没有得到彻底改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贫富悬殊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尽管如此,北京的地位并没有动摇,既没有丧失对各个区域管制的权力,也无须强力高压。

这种状况大概持续了30年,30年在历史长河中算不上很长的时间,而对于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来说却十分漫长。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妥善处理中国国内存在的问题。由此我们又回到了讨论的出发点:21世纪中国对世界将会有怎样的影响?中国还是全球贸易体系的一部分吗?

中国在21世纪初破釜沉舟,以期求得永久的稳定。中国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逐渐把相对富足的沿海地区资源运送到内陆。这个提议没有遭到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反对。中国领导人试图让全中国的人民都满意,并且竭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

世界各国对廉价出口商品趋之若鹜,而这些廉价商品交易是靠巨额贷款维持的。中国对商品定价越低,利润也就越低。这种无利润出口商品虽然使经济引擎频繁运转,却没有在实质上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这样一种交易:以成本价或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

售商品。如此一来,的确有巨额资金在商业领域流通,然而这些资金也会迅速流失。

这是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日本就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跻身为世界经济大国,这对美国商界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工商管理硕士不得不向日本人学习借鉴,效仿他们的经营方式。日本经济迅猛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源于经营管理,而是由于日本的银行体制。

由于政府的监管,日本银行支付给一般储户的利率普遍很低。同时,由于各种法律条令和政策的倾斜,邮局存款利率比银行高出一倍,因此大多数日本人只好把钱存入邮局。政府转而用这笔钱借贷给日本各大银行,但它的利率仍然远低于国际标准。银行继而又把钱贷款给业务伙伴,例如住友银行(SumitomoBank)贷款给住友化工厂(SumitomoChemical)。20世纪70年代,相较于美国公司两位数的银行贷款利率,日本公司的贷款利率不过是美国的一个零头。

读书导航